-
1 # 面啦啦
-
2 # 老十一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9、10月間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有食 家言“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
雖說一年四季都有螃蟹吃,但行家都說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節。據說農曆八月母蟹最肥,蟹黃足;農曆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
1、看腹部
公螃蟹的腹部為三角尖形,而母螃蟹的腹部則呈圓形或橢圓形
2、看蟹腳
母螃蟹蟹腳只有前兩條腿有絨毛,而公螃蟹八條腿上都有。
-
3 # 輔食記與食物戀
大閘蟹每年農曆九月是開吃的時間點,一直可以吃到春節正月十五結束,當然,在這個時間段前後的大閘蟹也可以吃,但都不是大閘蟹最佳品嚐時節。我每年一到時節基本上大閘蟹不斷的,每天2只(一公一母)。農曆九月先吃母蟹,農曆十月公蟹也肥了,越往後母蟹越不好吃,所以最後到春節的時候我一般只買公蟹了。大閘蟹不僅清蒸著吃,我還會做成禿黃油,傳說中的“國家級美食”,真的是吃了一口才知道什麼是醉生夢死,這裡分享一下禿黃油的做法吧~
【具體操作】
將大閘蟹蒸好後剔肉,蟹肉、蟹黃蟹膏、蟹殼分開盛裝,容器要選無水無油乾淨可密封的。
去除蟹眼和蟹嘴,將蟹殼剪成小塊。鍋中倒油,油熱後下蟹殼試一下油溫,冒下泡則下全部蟹殼小火煎炸,出香味後下蔥姜繼續煎炸至食材微微變黃,過濾蟹油。
鍋放涼後用廚房紙巾擦乾淨鍋裡的蟹殼渣,倒回蟹油,油六成熱後下蟹黃蟹膏,小火熬出香味,下料酒繼續小火熬,臨出鍋前下鹽和魚露即可。
【重點與竅門】
大閘蟹的挑選、儲存、蒸制和去除不能吃的部位請看【食物戀】大閘蟹如何選、存、烹、吃?孕婦和寶寶能吃嗎?所謂的“寒”是什麼?一次都告訴你,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保證這道菜的成功。
盛裝蟹肉、蟹黃蟹膏的容器需是無水無油的,這樣便於儲存。
全程小火!
選擇植物油更加穩定更加健康。
最簡單的調料和最簡單的主食才能凸顯這道菜的美好,所以調料不要多,主食也不要複雜。
熬禿黃油的過程中可以稍微翻動,但是不要特意按壓碾碎。
-
4 # 嘿嘿大廚
有一句俗話叫做:九雌十雄。
這句話就完美揭示了吃蟹的最佳時間段:農曆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
由於大閘蟹的生理構造原因,母蟹會比公蟹先成熟。在農曆九月左右,我們可以率先品嚐到母蟹的鮮美滋味。
先來介紹一下母蟹,可以看一下螃蟹的腹部,如果腹部的蟹臍是這樣圓形的,那麼這隻蟹就是母蟹,這種蟹臍也稱為“團臍”。
等到農曆十月份,公蟹就已經發育得成熟飽滿,有些公蟹的蟹膏特別充足,甚至會把其背殼高高頂起。
公蟹的蟹臍,是三角形的,也稱為“尖臍”。
母蟹的蟹黃是其卵巢,相對應的,公蟹的蟹膏就是它的副性腺。因此,蟹黃是母蟹獨有的,蟹膏則是公蟹獨有的。我們在吃公蟹時,裡面也有一些黃黃的部分,其實那不是蟹黃,而是蟹的肝胰腺,這與母蟹的蟹黃是有所區別的。
公蟹的蟹膏,顏色是半透明的,看起來像是晶瑩的凝膠。蟹膏的口感非常特別,是綿軟黏膩的,伴隨一股鮮香誘人的氣息,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到停不下來。
蟹黃與蟹膏,各有各的獨特風味。如果你喜歡吃蟹黃,那麼可以選擇在農曆九月時吃母蟹。如果你更偏愛蟹膏,那麼可以選擇在農曆十月時吃公蟹。
回覆列表
螃蟹最好吃的季節在中秋節前後,這個季節的螃蟹最肥最美味。至於怎麼分公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螃蟹的胸部圖形,母的圖形是圓形的。公的圖形是一個鈴鐺,所以看公母這個方法是最簡單,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