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孝親尊師
-
2 # 徒勞無功著
孔子有幾個獨有的優點,讓他有機會成賢立聖。1、好學。他好學到什麼程度呢?只要聽說有人有學問,有大學問,他就一定會去請教,並做好記錄、整理和自我思考,就因為這樣,他經常搞得對方很不開心(有些人是被問得無言以對,有些人還是被問得無言以對),而且無論多遠,他都要去,這個品質幾乎伴隨他的一生,所以,很了不起!2、機遇。孔子生在一個最好的時代,那是一個華人智力大提升的“百家爭鳴”的集智時代,出現了很多的大師級人物,所以,他能夠接觸到當時最先進的理念和各種學說,然後經過整合,於是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理論,這為他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儲備。同時他也生在一個最差的時代,按照他的說法叫做“禮樂崩壞”的時代,這種時代往往是新舊思想衝突最大的時代,很容易出現一些大人物,而他剛好處於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錄的第一個大變革時代的鼎盛時代,所以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成為“大師”(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華人的思想史就止步於此,甚至後世還倒退了很多,這一點不知道他老人家如果知道了,是該高興呢還是該悲哀?以孔子的性格和行事風格來看,應該會感到悲哀,因為他雖然注重長幼有序,但並不是一個獨裁的人!)3、好動。這種性格的人,要麼成為廢物要麼成為“大家”,所謂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孔子游遍天下,見過的人比普通人吃過的饅頭還要多,所以極容易集天下人的思想和言論為己所用,整理一下就可以出好幾本書了,更何況,他能夠有那麼好的機會拜訪那個盛產各類能人、強人、猛人和異人的好時代呢!4、從教。這個職業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極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特別在那個沒有Wi-Fi的時代,傳播思想很難很慢的,他遊走天下,到處招生、佈教,自然而然就出名了,於是很快地就達到了幾何級的增長速度,天下人就都知道了有這麼一號人,然後,傳來傳去,並不斷地添油加醋,升級和神話,於是就慢慢地變成了“聖人”(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在世時,雖然名氣很大,但他的學說並沒有多少人認同和接受,死後幾百年在一個合適的機遇下才真正成為“大聖”的);5、長壽。在那個人均壽命不過三四十歲或者稍微高點的時代,孔子活了73歲,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更何況,人家到了古來稀,還能耳聰目明,凡間自然就會傳出“他不是普通人,他是聖人”的傳言來,各種累加的後果,他不成聖人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
3 # 老潘253336909
我已說過,沒有讀過論語,對孔子也沒研究,我認識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我不相信生下來就有什麼先覺。拫據當時情勢,大環境,小環境個人的悟性,認知能力是可以超岀常人的智慧的,另外,不是教條式學習,也會在知識和認知能力上如虎添翼?限於水平有限, 只能說到這份上。謝謝邀請,抱歉。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據記載,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啊,他到了太廟,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啊。"
說他沒有收到良好教育,我不認為是這樣,孔子是打破官學局面,開創私學第一人。他晚年修訂《詩經》《尚書》《禮經》《樂經》《易傳》《春秋》,可以看出,周朝官學典籍之前都不給平民看的,是他修訂並流傳開來的,他所倡導的"有教無類"就是很好的證明。
至於說他通達思想,我深受啟發的是他的一句話,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然後從之"意思是:子貢問怎樣才能做個君子?孔子說:"先將要說的話實行了然後再說出來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我之前就好高騖遠,容易說大話,學了孔子的這句話後,自己改變了很多,說話都會盡量依據事實說話了。
我是越多的瞭解他的言行,就會越敬重他,"至聖先師"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