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拓路發展
-
2 # 秉燭讀春秋
過年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過年的來歷?
一年有365天,也許大多數日子如白開水般的平淡,但是一年中總有那麼一天讓全華人很期待,很奢侈、很忙碌。這一天就是“大年初一”,也叫“過年”或者“春節”。
據考證,過年這個風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期間。這樣算來有4500年的歷史了。
過年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堯、舜、禹時期,堯死後,舜繼承了皇位,舜在繼位這一天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比如祭祀天地,大宴文武大臣,特赦天下囚徒,總之這一天是萬民同慶、普天同樂。
舜把他繼位的這一天定為歲首,即正月初一。到後來慢慢形成了風俗。
到了現代,人們進入臘月二十三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臘月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七——洗疚疾;臘月二十八——洗邋遢;臘月二十九,也叫小初夕,如果是小月,這一天就是大年初夕,這兩天家家戶戶基本把年貨置辦好了。
總的來說,一直到正月十五前,這些日子都叫過年。七七八八算來就近二十多天,期間人們走親訪友,聯絡感情,好好休息,準備開年大幹一場。
其實過年還有一個傳說,遠古時代,“年”是上天派來的天兵天將,他的主要職責是和人們一起除掉禍害人間的妖魔鬼怪——“夕”。夕是邪惡之神,每逢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這一天降臨人間吃人。
老百姓苦不堪言,玉帝這才昭命“年”降臨人間除魔安民。“年”經過詢問老人瞭解“夕”的活動規律,一致反應“夕”怕紅色和爆裂聲。“年”於是有了主意。
等到了臘月三十的晚上,年讓老百姓穿上紅色的衣服,每家每戶門前燃起篝火燒竹子,竹子燃燒發出啪啪啪的聲音,用於嚇退夕,這就是爆竹的來歷,後來有了火藥,這才有了鞭炮,鞭炮也叫爆竹,比如爆竹聲中一歲除,“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等……
經過“年”和百姓們齊心協力的戰鬥,“夕”最終被“年”殺死,為了紀念大英雄,把“年”殺死“夕”的這一天,即正月初一叫做“過年”,臘月三十或者二十九就叫“除夕”。
傳說是美好的,過年是美好的,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過年承載的更多的是歡樂祥和的氣氛。是人們感恩祭祖的日子,這個風俗習慣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們期盼有一天過年這個節日成為中國“申遺”的節日。
-
3 # 探源90045
中華文明五千年,是從黃帝命倉頡造字開始算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都是遠古傳說中的人物,遠在黃帝之前居體年代無從考證大概在六七千年以前吧,天皇氏時立冬夏二至以冬至日為一年的開始作甲歷,曆法的制定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的′讓,農民適時播種,特別是黃河流域四季分明的氣侯特點,曆法對農業生產的的指導作用顯的很重要。因此當新的一年開始的時侯,舉辦一些活動以提醒人們注意就是很自然很正常很必要的一件亊情,因此上過年的習俗也就產生了應該過年從天皇氏是開始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吧
回覆列表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源於殷商時期祭神祭祖活動。虞舜時期,舜做了天子,在農曆初一進行祭祖活動,所以就把這一天定為過年。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有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這個時間就出來禍害百姓吞食家裡牲畜,百姓一到這個時間就出去躲避這個怪獸。有一年村裡來一個白鬍子老頭說可以幫大家驅逐怪獸,百姓就在家耐心等待。果不其然“年”如期而至,這個時候只見白鬍子老頭身穿紅色外衣,手拿鞭炮從屋內走出。怪獸嚇的一溜煙就跑了,後來告訴村民:要放鞭炮,弄紅色,怪獸怕紅色跟鞭炮聲。由此就把這這個時間定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