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書居

    八旗和綠營是清代兩個常備武裝力量,它們之間又分屬不同的軍隊編制。具體而言,這二者的人員構成、駐防任務和兵種編制都存在不同。

    一在人員構成方面,八旗軍主要是八旗子弟,綠營軍主要漢人。所謂的八旗,指的是滿清在入關前,建立的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分別是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綠營軍則是清朝在統一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的軍隊。因為該軍隊以綠旗為標誌,故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二是駐防任務方面,八旗軍負責駐守全國各要衝之地,綠營則分佈在內地十八省各城要害。清朝入主中原後,就派八旗官兵駐紮濟南、德州、徐州等重要城市。此後,各省都派八旗駐守。根據《乾隆大清會典則例》,清朝綠營分為六十六鎮、一千一百六十九營(其中標營三百三十六個、同城協營六個、同城營四十四個、分防協營一百六十九個、分防營六百一十四個),幾乎遍佈內地十八省各地。

    三是兵種編制上,八旗是因地而設的,由將軍、都統、副都統率領,但各將軍、都統、副都統之間又互不統屬,其旗務由在京城的八旗都統管轄,軍令則直接聽命於皇帝。綠營基本上沿用明朝軍制,編為標、協、營及汛。各省綠營並均受總督節制,並設提督直接統率。此外,各省的綠營兵又分為陸路和水師。

    總而言之,八旗和綠營雖然都是清朝常備武裝力量,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區別更加顯著。

  • 2 # 雅識怡趣

    那麼言歸正傳,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清代的八旗制度就是軍政組織名稱。八旗源於女真(滿洲)的戰時全民皆兵,平時皆民的制度。由於本人就是東北人,而且家鄉也在“龍興之地”,很容易接觸到滿族人所以我對於女真(滿洲)也就是滿族人瞭解還是很多的。記得早些年單位就有一個姓(愛)的大姐,後來才知道人家可是滿族正黃旗人。如按清代的叫法,人家是格格呢。而姓馬的,姓那的,姓傅的,姓舒的其實都是滿族人。

    八旗制度的簡略如下:

    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創立八旗制度。1615年八旗制度完善,八旗制度正式確立。平時勞作,戰時全民皆兵。1635年編成蒙古八旗,1642年編漢八旗。

    最初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皇帝(汗王)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皇帝(汗王)的子侄統領。1615年(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收正白旗歸皇帝統領,於是形成了上三旗(皇帝統領)與下五旗。至此清代八旗制度最終完善確立。清代八旗由多民族構成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

    什麼是綠營?

  • 3 # 橘玄雅

    清代八旗系統與綠營系統都是清代的軍事系統,但是二者有不小的差異。

    具體來說:

    2.建制不同。清代八旗系統的建制是“旗”----“參領”----“佐領”,而綠營的建制是以“營”為基礎。

    3.數量不同。清中葉的時候,全國綠營體系內一共有營1169個,總兵力大致是65萬左右,比同時期八旗兵力多得多

    4.兵種不同。清代八旗內兵種比較複雜,有騎兵、步兵、前鋒、護軍等等種類,而綠營只分成兩種,一種叫“戰兵”,一種叫“守兵”。

    5.待遇不同。清代八旗兵丁待遇比較高,前鋒、護軍等高階兵種一個月是四兩銀子,馬甲是三兩,布甲是一兩或者二兩。清代綠營兵丁分為戰兵和守兵,戰兵每月一兩五錢銀子,每月米三鬥,守兵每月一兩銀子,米三鬥。與八旗兵丁相比,應該說是收入相當微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要用來打遊戲,什麼手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