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如果三顧茅廬是劉基劉伯溫,其它人馬和事件不變,劉伯溫能助劉備奪得天下嗎?

46
回覆列表
  • 1 # 牡丹梅花鑫森淼

    歷史環境不一樣,面臨的對手也不一樣,不能這樣比。諸葛亮和劉伯溫所處的環境有以下幾點不同:

    一,他們輔佐的君主能力不一樣。

    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只是出謀劃策,而且朱元璋自己也是一個雄才大略、智慧過人的君主。劉伯溫到朱元璋身邊之前,朱元璋很少打敗仗,他是每戰必勝。

    劉備的才智和謀略跟朱元璋沒辦法比。劉備在諸葛亮到他身邊之前,即便擁有關羽、張飛、趙雲這樣頂級的將軍,到處奔跑,顛沛流離,連一個像樣的地盤都沒有,好不容易有一個徐州也搞丟了,投奔汝南劉闢,汝南也搞丟了,連劉闢都死了。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在荊州劉表的地盤上寄人籬下。諸葛亮到劉備的身邊,也跟著寄人籬下。

    劉備最厲害的將領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朱元璋手下悍將如雲。除了徐達、常遇春,還有李文忠、鄧愈、湯和、馮勝、傅友德、藍玉這些封為國公的名將,還有眾多的封侯、封伯的大將,還有很多在明朝開國之前戰死的功臣。

    劉備的實力和朱元璋沒辦法比。

    三,對手實力不一樣。

    曹操雖然篡漢,挾持漢獻帝,畢竟他沒有殺漢獻帝,在口碑上,道義上,曹操勝過了陳友諒。曹操手下猛將對曹操非常忠誠,實力也很強。

    劉備還有一個對手孫權,孫權比朱元璋的另外一個對手張士誠也要聰明得多,孫權的實力也比張士誠強。孫權的東吳擁有整個江南地區,劉備只是佔有西川和漢中。

    而張士誠只有江蘇和浙江東部地區。江蘇和浙江西部地區被朱元璋佔領,張士誠連江蘇和浙江都不能全部擁有,他和朱元璋瓜分江蘇和浙江。江浙沿海還有方國珍牽制張士誠。張士誠無非就是富有,很有錢。手下名將寥寥無幾,朱元璋打他,猶如砍瓜切菜一樣容易,甚至不用朱元璋親自帶兵上戰場。

    而孫權手下猛將、名將眾多,出謀劃策的文臣也眾多。

    張士誠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非常保守。陳友諒想和張士誠聯合攻打朱元璋,張士誠卻並不十分配合。鄱陽湖大戰的時候,朱元璋很擔心張士誠會夾擊他。劉伯溫看透了張士誠的保守,料定張士誠不會很積極配合陳友諒。朱元璋派吳良等大將鎮守江陰等東邊門戶,派徐達鎮守南京,當時叫集慶,張士誠就是打不過來。

    三國時期,無論孫劉聯盟對付曹操,還是曹操和孫權聯盟對付劉備,都能有效打擊另一方。孫劉聯盟打敗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孫權聯合曹操,取得奪取荊州,打敗關羽的勝利,孫權向曹丕低頭,取得夷陵之戰的大捷。無論孫劉聯盟還是曹操和孫權聯盟,孫權是聯盟當中的一方。他的實力超過張士誠,也比張士誠積極主動頑強。

    四,朱元璋封劉伯溫為誠意伯,劉伯溫的官職最高做到御史中丞。朱元璋讓徐達做丞相,都沒有讓劉伯溫做丞相。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實際上的貢獻還不如諸葛亮輔佐劉備的貢獻。

    諸葛亮當軍師,當丞相,當蜀軍統帥,既能在軍事上縱橫,也能在政治上,後勤保障上大展身手。軍事、政治各方面為劉備把關,全能型的人才。

    這樣一對比,諸葛亮和劉伯溫怎麼比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多的聰明才智,也得有相應的客觀條件相輔相成。所以,把諸葛亮換成劉伯溫,劉備也不可能統一中原恢復漢室。

  • 2 # 北山菩提樹

    諸葛亮是三國時代頂尖的軍事家,戰略家,是能夠統領大兵團戰爭的帥才,在治國安邦方面也是很有一套。但對蜀漢而言,蜀漢出兵不佔天時地利人和,韓信復生,劉伯溫出世,都解決不了兵將匱乏,蜀道糧草轉運艱難的問題。

    那時候的四川,中國西南大部分還是蠻荒之地,不像現在是天府之地。那時人口少,開發少,制約了蜀漢的發展,和黃河流域的兵精糧足的曹魏相比較,蜀漢的後備力量不足是短板。人口少,物資短缺,老百姓承受的稅負沉重,怨聲載道,反對戰爭,導致不佔人和的優勢,蜀道難行和四面環水水上交通發達的吳國相比較不佔地利的優勢,雖然蜀漢易守難攻,適合守城,若要蜀國選擇進攻曹魏,就會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投入到後勤保障中,諸葛亮七出祁山後,缺乏休養生息。導致蜀國財力耗盡,國運衰竭。李白有句詩中說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說的就是出川的道路,太過艱險。

    劉伯溫是朱元璋手下的軍師,屬於高階參謀長,沒有統兵的機會。而具體排兵佈陣還是老朱說了算,劉伯溫在大明開國集團裡排在十名之後,位威言輕。

    朱元璋是一位有敏銳嗅覺,洞察力超強,有遠見卓識的軍事家,有卓越政治頭腦的開國皇帝,他手下人才很多,名宿帥才就有徐達,湯和,常遇春,等等,都是文武雙全的帥才,加之兵精糧足,主要對手就是陳友亮,張士城,和朱元璋鬥,他們不佔任何優勢,所以最後還是朱元璋全勝,從而統一天下。

    劉伯溫出過計謀,具體沒有統過兵,由此推斷,他的統兵能力和頂尖的諸葛亮比應該在諸葛亮之下,或者最多和諸葛亮一樣,所以生在三國,輔佐蜀漢,劉備還是統一不了天下。

  • 3 # 歷史摸黑人

    把諸葛亮換成劉伯溫,劉備也不可能統一中原恢復華夏!

    首先歷史的走向有他的必然性。劉伯溫朱元璋的對手都只是偏居一隅的軍閥,特別是張士誠,沒有多大爭霸野心,只想守著一畝三分地過好日子。陳友諒但是野心不小但是志大才疏。而劉備的對手魏國本身由於漢獻帝在具有正統性,這一點即使劉備身為皇叔也無法比擬。魏國在曹操的統領之下佔據天下九州的五州,且都是富庶繁華之地,從軟硬實力上來說劉備都不嫌佔上風。

    歷史不能假設,因為假設只是考慮了歷史的一個方面而不能考慮全面,所以總會有所缺失。而且歷史大勢不會因為個人而改變,不管你這個人是諸葛亮還是劉伯溫!

  • 4 # 大漠書生

    歷史從無假設,況且天下大勢,順天應人,自有歷史發展趨勢,非賴人力而能擅自改變歷史大格局。三國時勢非比元末明初形勢,更非秦末形勢,即使韓信復生,也難破局【蜀漢形勢與秦漢形勢尚且不同,更何況元末明初劉伯溫】

  • 5 # 蝴蝶涯泉

    有句俗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一、當時的政治經濟文華中心都在北方。黃河流域經歷了數百年的開發,已經比較繁榮了。蜀漢居於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林立,經濟較為落後。可動用的經濟人力資源不如曹魏充足。

    三、蜀漢兵力不足。蜀漢缺少最重要的一個兵種騎兵。沒有北方優良的戰馬,蜀漢無法組建一直強有力的騎兵部隊去攻城略池,這也是很少有朝代能從南至北統一中國。僅僅靠白耳精兵是不夠的。更擋不住曹魏精銳的虎豹騎。還有蜀漢人口比不上曹魏,戰打的越多人口越少,兵力越不足。

    四、蜀漢人才凋零。後蜀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話變現了蜀漢後期人才的凋零。一個郝昭守陳倉,硬生生的打斷了北伐。僅僅靠一個姜維難成大事,都抵擋不了來勢洶洶的曹魏了,更不要說反攻了。

    所以我認為把諸葛亮換成劉伯溫劉備也無法統一天下,興復漢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高緯度,全視角,全聚焦的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