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國書齋
-
2 # 喀吱丶咯吱丶翠
歷史上的諸葛亮更偏向於政客,這是證據確鑿的,之所以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神機妙算更多是根據《三國演義》得到認知的,雖然三國這段歷史沒有官方史書記載,但是《三國演義》中很多故事情節是杜撰或者改編的是可以被證實的,比如關於諸葛亮的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都是不存在或者是從別人身上照搬過來的(借東風子虛烏有,草船借箭是孫權用的,而且本意是去偵查並非借箭,為了防止船側翻才兩面挨箭,空城計有兩種說法,一說曹操對付呂布,另一說文聘用的,但都沒有諸葛亮用的記載,七擒孟獲是編的故事情節),後六出祁山也並不好明,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略成果,反而勞民傷財給本身就經濟偏弱的蜀漢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諸葛亮的主要功績在於給當時屢戰屢敗,毫無發展頭緒的劉備指明瞭發展方向,以及主線的具體步驟,取荊州佔益州,拿下蜀地,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從此之後劉備才逐漸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有了與魏吳對抗的資本,從管理能力來看,蜀國境內並不太平,至少不像東吳一樣眾志成城,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以及蜀地本身的土著經常有摩擦,諸葛亮也是一邊對外也要對內進行鎮壓,經濟也是相當差,賦稅是三個國家中最重的,與魏國的經濟制度相比相差甚遠。
所以說諸葛亮的主要功績在於戰略層面上,更接近一個政客,至於具體的現役指揮,對國家的管控上並不優秀。
以上僅個人見解,又不同意見可以互相交流,噴子繞行。
-
3 # 名字都重啦
古人是非常講究名聲的,那時候通訊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也沒有網路的推廣,而且那時候的名人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只曉得,當時的名仕對於孔明的推崇可以說是非常高的,由此可以看出孔明的才學是非常偉大的,三國演義雖然事小說有誇張的成分,但大多數都是根據史料記載的,個人認為孔明的主要才學還是內政高於軍事的
-
4 # 仰望北半球
按照《三國演義》來講,諸葛亮是一個全方位的人才,政治、軍事、外交、治國等樣樣精通,這個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充分的體現了。但是,真實的諸葛亮,應該更注重於“江山社稷”。這個我就從劉備對諸葛亮的任用上來加以說明,劉備用人的眼光那是相當準確的。劉備在創立基業的過程中,軍事上主要依賴於兩個人,一個是龐統,另一個是法正。從攻伐益州、爭奪漢中,並沒有把諸葛亮放到軍事前沿,諸葛亮差不多都是留守後方。甚至,夷陵之戰的時候,諸葛亮還是留守成都,治理後方。臨危之際,劉備把永安一線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李嚴。諸葛亮終其一生,在軍事上的建樹並沒有出彩的事件,就連漢中的軍事防禦策略都是魏延在負責。另外,這裡再說明一下,赤壁之戰主要是周瑜打的,而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回覆列表
我認為諸葛亮的才能是全方位的,沒有注重哪方面一說。就演義來看,諸葛亮一出山就火燒博望波展露了其軍師才能。後來舌戰群儒說動孫權和周瑜共同抗曹,展示了其口才和謀略。草船借箭借大霧,火燒赤壁借東風顯示了其對氣象學的深入研究。諸葛連弩,木牛流馬顯示了其物理學的發明創造。八陣圖顯示了其對陣法的研究。七擒孟獲等大大小小的戰役顯示了其用兵如神。此外,諸葛亮對蜀地的治理也顯示了其內政才能。由此看來,他的好友們對他的評價不是吹捧,而是實事求是。依我看,諸葛亮唯一的不足之處是過於謹慎,不願意冒險。唯一一次冒險還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唱了出空城計。假使諸葛亮真的冒一次險,聽魏延的子午奇謀,在當時蜀弱魏強的情況下,捨去五萬兵馬出奇兵直取中原,司馬懿還真不一定猜的到,說不準還真換來不一樣的歷史。勢強則守,勢弱則搏!諸葛亮穩紮穩打,對方堅守不出,終於把自己給耗死了。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