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文寫作技巧
-
2 # 青笛
我家孩子八歲,馬上讀三年級。一路走來,我只想說一句,當父母真是人生的一場修行。
我們都在一路學習一路摸索,儘量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帶給我們歡聲笑語,也帶給我們諸多煩惱,我們一路與孩子相伴,重過一遍童年,也一路走向成熟。
一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和個性,這些特性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比如說我們家孩子特別喜歡踢足球,但是觀察他在場上的情況兩三年,我只想說,自己的孩子是根本沒有足球天賦的。他跑不快,看到球來容易躲,根本在球隊裡面打醬油。
而且每個星期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在足球上,我和孩子商量,要不換一種運動,但是孩子堅決不幹。
作為父母,這種情況也只有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老是被壓抑自己的個性,父母嚴格控制自己的人生,長大後要麼嚴重依賴父母,要麼出現心理問題。這可能解釋了中國社會為什麼出現了那麼多的媽寶男。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或延伸,他們是獨立的人,與我們有著不同性格有不同的夢想的獨立個體。
教育很多時候只能“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與孩子一起成長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有了孩子以後,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也需要不斷補充學習很多的知識,比如兒童心理學,比如溝通的技巧。 為了跟上孩子的腳步,為了成為更好的父母,我們自身也在不斷的成長。
雖然現在很多的家長在抱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各種痛苦與暴躁,但從中出現了不少優秀家長。18年12月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江蘇鎮江丹陽市媽媽李姜華,在業餘時間不斷努力,取得了教師資格證。一般人考教師資格證都是為了從事教師這個職業,而這位媽媽卻是為了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女兒。
另外勵志故事則是來自一名49歲媽媽,原夢園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位宿管阿姨,為了能成為孩子的朋友和榜樣,她一直和兒子一起學習,考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一系列職業技能證書,還透過成人大學在復旦讀本科,過了英語四級……當兒子打算讀研深造時,她也萌發考研的心思,結果母子倆相互鼓勵,兒子考取復旦大學,母親被廣西大學錄取。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家長陪娃一起學英語,學詩詞,還有家長為了陪娃學會了鋼琴,學會了小提琴,拿到了心理諮詢師資格,甚至還有人拿到了跆拳道黑帶。
三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
孩子從父母這裡學到的溝通技巧會伴隨他們一生,讓他們去理解這個世界,讓他們學會與其他的人交往。
有人說,孩子是上天派來救贖父母的,我們陪孩子再過一遍童年,去審視自身的不成熟不完美,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完成自己曾經的夢想。
我想,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相互理解,相互鼓勵,成就孩子,也成就自己。
-
3 # 非知名傳記作家藍衫M
從小,我就是那種爸媽嘴裡:轟不動雞,嚇不動狗的人。有了孩子後,我教育的核心就是貫徹蒙臺梭利的教育核心:尊重孩子。
孩子打壞了杯子,如果對方是成人,你會說什麼,“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幹不好,給你說了八百遍了,小心,小心,怎麼就聽不懂人話?”,顯然,這些話是獨獨針對能力發展不完全的孩子的,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將孩子當成大人一樣尊重:怎麼這麼不小心,別劃破手了!
尊重的另一面是將孩子的人生交到孩子的手中。蒙臺梭利有一個“獨立成長論”,她認為獨立是所有生物自然發展的內聚力量。孩子只有學會摔跤才能學會走路,孩子只有經歷了失敗才能成長,把孩子的人生交還給他,讓他獨自去承擔自己人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痛,孩子會生長的更加茁壯。
紀伯倫在《致孩子》中這樣寫道:“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放開孩子,孩子就有本領飛得更高。
-
4 # 晨夕8911
謝邀,感覺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他(她)的特點。以我即將兩歲的兒子而言,我來說說接下來一兩年內的教育想法。可以從質疑、思考、行動、總結及待人處事等方面著手,可能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對這些沒有多大的概念,但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有義務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對事物的兩面性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儘可能言傳身教,答應或者允諾的事情儘量滿足。
-
5 # 陳工之光雕刻
四個字:言傳身教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也容易自己的複製品,不要指望孩子比你懂禮貌,不要指望學校什麼都教會,如果那樣自己就不是合格的父母。
縱觀歷史,只有良好的家風,家教才會培養出好的孩子。而那些父母都有品質問題的孩子,很難成為人們喜歡的好孩子。
比如,在外面,自己主動稱呼鄰居,老者的尊稱,不用說,叫阿姨,叫叔叔,說你好。你自己說了,再引導孩子去說,他自然就明白了。
同時,戶外產生的果皮垃圾,主動扔到垃圾桶,或者不方便的時候收起來。到了方便的時候在扔到垃圾桶。孩子看見了。自然會文明禮貌,不亂扔垃圾,就是這個道理。永遠不要低估小孩的模仿學習能力。
-
6 # 三葉知冷暖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教育孩子,對所有家長來說,可能都是一件既幸福而又煩惱的事情。既不敢過分呵護又不敢過度放縱,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不想看到孩子頑劣成性我行我素等等,長期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中。我個人覺得在未滿十八歲以前,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要讓孩子明白幾個道理:
一、生命的內涵。要告知孩子什麼是生命,生命意義何在,只有懂得生命的內涵,才能尊重生命,懂得愛自己愛別人,愛世間的一切美好。即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二、生活的內涵。告知孩子,生活就是一種體驗,只有勇敢的體驗,才能品味出生活的滋味,你才能在生活中甄別真、善、美、假、惡、醜,才能真正透過自己的喜怒哀樂,體味到生活的苦、甜、鹹、淡。這就要求孩子能親力親為的動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在體驗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增強自己的抗壓排解能力。
三、國家和家的概念。國家民族成長的歷史和家庭成長的歷史,什麼是國家民族大義,什麼是有國才有家的道理,什麼是忠孝節義,什麼是家和萬事興,法律基本約束的是什麼,自己作為社會和家庭的一員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人。
四、讀書的意義。要告知孩子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養成一生讀書的習慣。因為只有讀書,讀好書,才能豐富自己的思想,開闊自己的眼界,掌握與時俱進的技能,才能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游刃有餘。
-
7 # 山菊花兒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說法,可見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前程似錦、光宗耀祖。可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往往令家長焦頭爛額、束手無策。我認為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做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家長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時時處處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禮貌待人、熱愛學習、勤勞善良,你的孩子一定也會成為這樣的人;如果家長出口罵人,粗俗懶惰,玩遊戲、打麻將,試想,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的孩子又會好到哪裡去?所以,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
二、尊重孩子。再小的人都有想法,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萬不可採用打壓的方式毀了他的自尊心,特別是在有外人的情況下,不要激發他的叛逆心,否則連家長都會很尷尬的。當孩子的想法是錯誤的時,要耐心引導,不要太急,留給其思考和政正的時間。
三、糾正錯誤。孩子的錯誤一定要幫他糾正,切不可因溺愛而放任,比如胡適小時候犯了錯,他母親會在晚上關了門沒外人時跪在那反思,直到認錯為止。若犯了大錯,會擰他的肉,還不許哭。所以,家長在給了孩子面子後,對他的錯一定要糾正。
-
8 # 哈嘍喲1234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我也不知道”。呵呵,怎麼說呢,現在的成年人有時自身就有太多的“束縛”與“放縱”,自己有時都無法讓其持已平衡的狀態,怎麼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難道要為了教育孩子放棄某種自我,然後“以身作則”去滲透到孩子的世界裡?這還是教育嗎?我覺得這就是變相的“裝”,難道要讓孩子在這種虛假的表象中成長,繼承大人的教育方式繼續教育他說後代嗎?小編覺得要是這樣的話,前仆後繼,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活的也太累了吧!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反駁說那孩子難道就不教育了嗎?我覺得,三字經說的好“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只要孩子自身伴隨善良,那麼在德行方面就不用再去費心的教育了。至於學業方面,現在賺錢的門路比比皆是,只要有手有腳勤勤懇懇,我想生活都不至於過得太難,畢竟我們活著並不是只為了賺錢,人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不是嗎?所以那些“望子成龍,望子成瘋”的想法還是歇歇吧。在我的內心深處,我覺得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殺人放火,為什麼不維持住孩子本身的天性呢,為什麼非得為了自己所謂的教育而去教育孩子呢?!
-
9 #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陳詞濫調就不說了,先講個故事吧。
我懷小的時候,為了讓老大能適應有弟妹後的生活變化,就常給他嘮叨:有弟弟妹妹後媽媽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你了,你要學著自己睡,自己穿衣服。同時鍛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看他每次都乖乖地聽著,學著,我以為自己這預防針效果不錯。有天晚上,我讓他回自己屋該睡覺了,他聽了默默地走了,到門口時回頭問:“媽媽,是不是有小baby後你就不愛我了?” 聽到這句,我無比吃驚,立即上前抱住他,給他解釋:“媽媽一直都會愛你的,巴拉巴拉” 。然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教育孩子上曾今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
家長老師往往以自己的立場出發,傳授給孩子一堆的資訊,可是孩子從他們的理解出發,接收到的資訊未必就是我們想教給他們的,不要想當然,所以,我們一定要謹言慎行,多和孩子溝通,多反省自己,以便及時地發現偏差,調整自己言行。
1. 當我們命令孩子要收拾整齊自己的屋時,我們以為是教孩子做個勤快,整潔的人,但孩子可能得到的感受是:像大人那樣強大有控制權,就可以自己不幹而指使弱者;
2. 當你對孩子說:“看那XXX鋼琴彈的多好呀,你也要多練習才能彈這麼好。” 我們以為這是鼓勵孩子要努力,但孩子心理想的可能是:“媽媽都不表揚我,是不是覺得我就是不如別人?”
3. 當我們和孩子嘮叨:“你現在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事不用管。”我們以為這樣為孩子無條件的付出,可以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專於學習,但孩子的理解可能是:所以我成績好都是我自己的努力的結果。成年後更是覺得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源於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而不會有什麼感恩的心。
4. 看網上一帖子,孩子因為偷改試卷被同學喊小偷時,媽媽為安慰並支援孩子而對他說:“下次他們再喊你小偷,你就和他們說你沒有偷錢不是小偷,如果發現你偷錢了,告訴他們媽媽可以十倍賠償。” 這位媽媽有沒想過孩子聽完後學到的是什麼?不是媽媽對他對信任,而是我做錯事不用自己負責,我媽可以給我兜底,“我媽是李剛!“
5.如果送孩子上學路上因為助人而遲到,不用擔心孩子會因此學會不守時,相反他會懂得幫助一個有需要的人而遲到一會兒比守時更重要。
說是有一隻新領養的貓,想出門就用爪子扒沙發,主人看到貓抓沙發很生氣就把它拎到屋外以示懲罰,從此那隻貓每次想出門就抓沙發。
教育孩子切莫想當然,多體會下孩子的感受。
-
10 # 草屋閒聊
如何教育孩子?:這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可以長篇大論。給幾個教育階段的大體做法,作為參考。
幼兒階段。吃好、玩好。嬰幼兒期是身體成長最關鍵期,一定要特別注意營養科學配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加強身體鍛鍊。幼心的玩是天性地玩,不要過多摻雜大人的主觀意願,讓他去想象地玩,這時的玩是孩子大腦發育階段的自我開發的玩,只有透過他的這種玩,才能有效開發他的智力。當然,玩的過程家長可以作一些適當的啟發,少用手把手的方法去教。比如,孩子拿筆寫畫,他寫的什麼東西,使用什麼色彩,在大人看來是多麼可笑,但那是孩子對客觀世界的體驗與思維,這時,你需要做的是鼓勵,而不是否定、諷刺與打擊,因為,這時的家長一句話將會影響他的以後行為。孩子許多良好言行就在這一階段丁形成,因此,語言教育、行為教育一定要加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而忽視了。
小學階段,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我總認為,小學階段不是以學習知識為重點,應該把精力放在加強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上面。學習習慣是影響孩子終身的。比如,作業不拖拉,書寫規範、整潔,聽課認真,會作筆記,會整理學習內容,學會表達。做事不磨唧,形成自己的事自已做的良好習慣。
初中階段,以培養親情為重點。初中階段是人生的關鍵期,大凡逆反與叛逆的心態就在這一時期形成,因此,學會感恩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多陪伴,多溝通,多關心,少過問私密,少發火,少嘮叨,解其所困,釋其所惑。
高中階段,學會與人相處。高中階段面臨高考,拼文化課成績是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方向。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這段時間學會與人良好相處是不容忽視的一個課題。如果說小學、初中是孩子自我發展階段,那麼高中就是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融合的階段。因為,孩子總會要脫離父母,走向社會的,走向社會後的發展靠的是什麼?是他的情商,情商越高,發展越好。一個不善於與人交往,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是很難成功的。你沒能力改變這個社會,你就得想法設法適應這個社會。
-
11 # 李夢龍
對於我的孩子或許我的教育和絕大多數家長是一樣的吧。
然後在遊戲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第一:身體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首先孩子需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所以身體鍛鍊必不可少。
第二:心理健康。
心理和身體是同樣重要的,我的孩子可以不夠優秀但是身心一定要健康。
第三:語言表達。
第四:人際交往。
人是群居動物,無論我的孩子性格是內向或者開朗,他都需要朋友,當離開父母之後我希望他能夠擁有朋友的陪伴。
第五:責任感。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人都要具有責任意識和責任感,這樣的人才值得他人去信賴和依靠。
第六:堅韌的品格。
未來的道理一定會遇到很多坎坷,我不需要孩子能夠披荊斬棘,但是要有一顆勇往直前的心。
回覆列表
看了那麼多教育模式,還是覺得以身作則這種教育模式更為穩妥和科學。
孩子在上學以前幾乎所有的行為模式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帶她的人是怎麼樣,她幾乎也就會有樣學樣怎麼樣?就拿我小侄女來說,我媽媽帶,和我媽媽一樣,從小就特愛美,加上媽媽特別嬌慣她,她會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動。
還記得今年的一位省狀元的父親教育兒子的方式是下午四點以後手機關機,家裡到處都是書籍,有爸爸愛看的,媽媽愛看的,孩子喜歡看的,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薰陶下才養出了那麼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