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痕筆記

    宗慶後炮轟馬雲的前提條件是,宗慶後是從事實體業,一步步起來的。而對於沒有太多實體經驗的馬雲,所提出的5新產生藐視。隨後馬雲的講話,也被大家認為是對宗慶後的迴應。而關於哇哈哈在智慧機器人上是否成功,分析之後,可見一斑。

    針對該問題,個人見解如下:

    一:炮轟與迴應

    事件的發生是,宗慶後在公共場所,直接對馬雲提出的“五新”,進行蔑視(而非簡單的批評)。他提出的‘五新’,除去新技術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本身不是實體經濟的,製造什麼東西。”

    被認為是對宗慶後的迴應的是,宗慶後發聲不久後,馬雲在南京參加活動時,講到了實體與虛擬的競爭中,大意是:“不是技術讓你淘汰,是落後思想,是不願學習、自以為是,讓你淘汰……不是中國的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

    二:宗慶後的跨界史

    2012年,宗慶後開始進軍商業地產,當時投資17億建立了娃歐商場,定位“歐洲精品高檔百貨”。可能是市場考察過少,可能是戰略部署過於粗糙,又或許對電商對實體的衝擊認知不深,導致了商場的失敗。

    2013年,宗慶後又帶領哇哈哈,斥資150億高調進軍白酒行業,這次似乎能夠讓人理解,畢竟酒類與飲料在銷售渠道上,有很高的重合,而哇哈哈自身就具備了可以銷售酒類的能力。不巧的是,當年剛好頒佈了禁酒令,但是不知具體原因,似乎“領醬國酒”的銷售並不樂觀,也或許是我們對哇哈哈抱的期望過高。

    從商場童裝再到白酒和奶粉,都不能算特別的成功,娃哈哈的每一次跨界,似乎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劃。

    三:哇哈哈智慧機器人的展望性

    哇哈哈於2019年3月27日,註冊了“浙江娃哈哈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正是宗慶後,哇哈哈的對應,也對此事做出來證實。公司主要從事智慧機器人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如果說哇哈哈還是按照以前的老思想,僅僅是跨界,我想失敗的可能不低。但是如果其研發的智慧機器人,立足於滿足自身實體的升級,並推進智慧機器人的發展,來作為戰略規劃,還是具備很高的期待性。

    綜上所述,宗慶後似乎對電商並不認可,和自己的實幹思想有關。其實實體、電商、跨界並不矛盾,電商只是時代的發展新產物,做電商也並不能講空話,實幹也不能不關注時代的發展。跨界應建立在升級的基礎為佳。

    你好,商函雜並論,以客觀視角解讀商業的偽CEO

  • 2 # 柏林先生

    怒懟之類的話語可能都是一時上火,說一些撒氣的話語;娃哈哈是國內頂尖的飲料企業了,在傳統行業裡,想必能和他想比的並不是很多,但是跨界進入高新科技行業,深深為他擔憂!

    跨界成功的並沒有幾個,何況還走得步子挺大,

    首先我們知道機器人的研發,製造,用途早已經不是若干年想像的那種機器人,早期的想象機器人是很簡單的,誰曾想過真的可以讓機器人自己學習進化呢?

    如果這個機器人只是拿來搬運東西做一些簡單的功用,那麼這個機器人也太那個啥了,這種程度的機器人淘汰的時間很快,那還怎麼會發展好這個機器人公司?

    如果這個機器人的研發,製造都是以高精度出現,那麼勢必耗費的時間,金錢無數,看看谷歌收購那些公司的機器人研發,花了天價了,目前也沒有很大的進展;

    機器人是個長期投入,研發的專案;娃哈哈雖然有錢,但也不一定能接受這個黑洞般投入的事實,長期的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傳統的娃哈哈能接受嗎?

    如果只是製造類似於機械臂那種機器人,可能會好點,但是國內這類的企業並不少,娃哈哈也不見得有長處;人們常說,某某公司沒有科技基因,我覺得這話實際就是說隔行如隔山!這事挺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買車。10萬以下買什麼品牌好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