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軟綿綿毛茸茸1

    假如是空巢老人 我一定要走出去 去結交朋友 過我自己的生活 而不是守在家裡 等著孩子們過年過節回來看望我 生活是自己的 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年輕時候為孩子為家庭 到一定年齡的話也要為自己活一次

  • 2 # 花落惜無言

    如果我到了做空巢老人的那個年齡,那麼我不會讓自己有空餘的時間來哀嘆年華老去,我會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我會健身一個小時,讀書三個小時,寫作兩個小時,跟朋友網聊一個小時,做飯一個小時,邊吃飯邊看電視一個小時,冥想一個小時,聽音樂一個小時,做瑣事一個小時。

    十二個小時充實又有趣,空巢心不空,人老心不老,優哉遊哉,不亦樂乎?

  • 3 # 解房憂退定金

    如果我是空巢老人,說內心不失落肯定是不可能的,不盼著孩子回來也是假的,肯定做不到那麼灑脫。因為覺得人一老,對於名利看得就沒那麼重了,反而越來越孩子氣,更想得到孩子的關注。還是那句老話,常回家看看吧。母親節能跟孩子吃頓團圓飯就滿足了。實在回不來,現在網路那麼發達,通個影片也好

  • 4 # 二億六老人

    一丶 我現在就是空巢老人。

    孩子上大學,我是空巢老人,出國我是空巢老人,結婚組建小家我是空巢老人。

    我退休,仍然是空巢老人。

    習慣了。

    二、我很充實,我很幸福。

    (一)我從不孤獨,我從不寂寞。在職時,忙忙碌碌,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功夫孤獨,沒有功夫寂寞。“兩眼一睜,忙到息燈",其中不少日子“五加二,白加黑"。好不容易遇到節假日,又被迫值班(包括十一,春節…)。只能利用有限的空間,洗澡、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四十四年工齡沒有掙住大錢,也沒有當上大官,我也順其自然,不攀不比,淡然處之。

    (二)我不耽心兒女,我不害怕災害,我坦然面對終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過去我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66一一76文革,75年河南洪水,76年唐山、77年松潘地震,參加過79年自衛反擊戰,下過鄉,捱過餓;扛過槍,打過仗。面對未來,我無所畏懼。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勇敢,坦然面對。不焦慮,不害怕,不耽心。過好現在每一天。

    (三)我很充實,我很幸福。

    退休了。到站了。解脫了。

    退休金不高,有一點。吃穿不愁。

    年輕時拼命,落下一些毛病:什麼高血壓、糖尿病、腦梗…。無所謂。我一方面積極治療,一方面與疾病和平共處,一方面自學中醫、推拿按摩,一方面研究實踐做飯(食療),一方面打太極拳、練習書法、冥想、跳廣場舞、散步。多管齊下,修身養性。

    隨心所欲,漫無目標,滿無目的,保持好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忘掉年齡、忘掉職務(職稱)、忘掉恩怨、忘掉疾病。不羨慕大款,不瞧不起別人。不喜不悲。不急不燥。不強迫自已,不定目標,不做白日夢。追求過程,看淡結果。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閒雲野鶴,順其自然。不聽忽悠,不喝雞湯,不隨大流。不攀不比,不與當官比職務,不與他人比收入,不與他人比孩子,不與他人比身體…。

    不脫離社會。關注幼兒成長,少年學習,青年戀愛、求職,中年打拼,老年生活。體會他們喜怒哀樂。交往工農商學兵政黨,三教九流,各界人士。參與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吹拉彈唱,打球照像,放飛心情。傾聽各種聲音,收集各種故事經歷,觀察各種心態,旁觀人生百態,嘗試各種新鮮玩藝,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江湖(例如,撿垃圾)。

    ……

    三、我從十六歲開始,不讓父母撫養,獨立生活,併為家庭提供糧食,金錢。老父親去世後,我贍養患病的母親24年,為她老人家養老送終。我無怨無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由誰知道“智力”有啥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