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都SolidWorks
-
2 # 非曉著
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軟體
proe那時候是叫野火版 是ptc的主力
Sw是達索的中低端軟體而已
兩者的核心差距太大
-
3 # Shaka0723
兩種軟體都曾經作為工作軟體若干年。
感覺:sw使用較為自由,proe條條框框較多。
1.對於機械設計而言,很多都是運動體且剛體居多(零件之間存在相對運動),同時配合較為簡單(配合幾何較少,否則會過定位),
因此使用sw較為方便,使用proe則綁手綁腳。
2.對於消費電子而言,很多都是固定體且非剛體(零件之間無相對運動),但是零件之間配合幾何很多,這個時候需要有各種top down手段來控制配合幾何,方便設計更新
3.講真,topdown兩者都做的不錯,但是proe手段更多,sw還是差一點。
sw太自由,一不小心就會帶入相當多的零件外參考,這對大裝配體圖紙更新是一種災難。
要真用好,得花很多功夫研究
4.易用性上,sw甩proe幾條街
關於在國內機械行業更多選擇SolidWorks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有以下幾點:
1. SW公司非常看重機械設計這一塊,非標零件庫非常全,同時零件的精準度很高;
2. SW本來就是一款以Windows為操作平臺與視窗一樣易於操作的CAD軟體,比如:在SW中使用者可以利用”拖曳置放”的操作特性快速的將”圓角”、”除料(孔)”、”填料伸長”等特徵複製或移動到另一新的位置。而Pro/E 原本是建構於UNIX系統,Pro/E的使用者將必須學習二種不同的操作介面:一個是舊有的下拉式選單,一個是視窗的操作方式。從易學易用上來講,大眾應該更容易接受SW。
3. Pro/E版本更新率不高(Pro/E野火版升級後,據說野火的原始碼有超過三分之一是重新撰寫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野火版的質量與效能上一直讓人無法放心的原因,我不是黑,只是我更傾向於SW),SW平均一年一更,現在都已經到了2019版了,如果是我,我更加傾向於選擇一款不斷完善的軟體。
4. 從中國市場來看,目前SW的市場佔有率基本已經第一了,每年銷售的套數更幾乎是Pro/E的2倍,從這點看出大眾也更能接受SW;而機械工程師除了需要好用的設計工具之外其它的應用工具也是不可少,SW擁有CAE(線性/非線性有限元素分析、機構運動模擬、流體…)、CAM、ERP、PDM等模組,可以幫助機械工程師更好的在模型試作上省時省力。
5. 大家應該都知道Pro/E的架構是屬於“純“引數的設計方式,因此Pro/E的使用者在繪製零件中最重要的工作變成注意草圖是否已經“完全定義“;而這樣的設計過程將容易讓整個設計意念因而分心導致影響設計與創造力。如果使用者選擇使用“完全定義“於工作上SW會自動並適時的賦予相關的定義當然允許使用者自行調整與定義的。
在組合件當中SW並不強迫一定要將零元件設定為完全定義,這樣的方式對於像實時機構的運動模擬、組裝都是相當有用與方便的。例如草繪的自動加入尺寸這樣的機制或許自動完成引數的定義,但是這些尺寸標示方式都是我們想要的方式嗎?當進行組合工作的時候野火強迫使用者要對零元件設定二種不同的組裝(限制)條件:標準的引數式組裝對所有的零元件進行“完全的定義“,或當需要有機構運動的時候使用者需再做不同的設定條件,所以Pro/E野火的使用者必須很清楚的知道何時要有不同的設定以及如何設定。
6. SW比Pro/E更適合使用於有關大型組合件的運用。SW可以讓使用者透過”模型組態”的方式僅開啟使用者所需的檔案與資料;加上”輕量抑制”的技術可讓使用者僅載入所需的幾何資料進行裝配、繪製等專案,也因為這些特性所以使用者可以在SW中非常迅速的開啟並進行繪製大型組合件,而且可依作業需求自動載入所需的相關資訊等。
7. 請注意,這一點也非常重要:SW價格更便宜實惠,要是我買正版當然我更願意把剩下的更多錢拿去最佳化硬體裝置。
8. 還有一點(這一點其實你也可以忽略),這些個三維軟體,至於哪個行業用哪個,其實和傳承有關係,比如國外哪個行業用哪個軟體,中國的行業基本保持用一樣的軟體,間接看出一點,國外的機械設計界已經幫我們證實了SW在機械設計的表現很棒的(別打我,我是愛我的祖國爸爸的)。
以上只是我的淺知拙見,如有不當,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