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託加期特
-
2 # 光芒萬丈34957
朱元璋就好比劉強東,雍正就好比馬雲,朱元璋只要奴才不要能人,雍正喜歡能人不喜歡奴才。
才有朱元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將所有功臣全殺了,就為了天下人供奉朱家。
劉強東成功了,沒有一個得到合夥人待遇,連他前妻都沒得到一半股權,連奶茶妹妹都防著,得到利的不是劉家人,就是聽話的管陪生。
雍正就不一樣,能用賢臣,能給手下奴才機會,連李衛都給予充分信任,給他最肥的揚州知府官位,才治住了貪官。
朱元璋是對官員狠,對朱家好,只要官員有對駐地的朱家兒孫不滿,找個理由就弄死他,而且是很不人道的凌遲,扒皮,點天燈弄死,就為了殺雞給猴看。
這就好比京東劉強東,公司所有規距都是為了劉家訂的,任何人不能質疑,否則開除出去,還要背個“三種人”的罵名。
雍正就不一樣了,先拿王爺動手,再拿權貴動手,最後才拿百官動手,大家也就沒意見,百官就不敢太造次。
馬雲讓老婆回家帶孩子,讓彭蕾夫妻“二選一”留一個在公司,讓忠誠公司的前臺成為大股東,就比劉強東光明正大。
朱元璋只顧小家,不顧大家,大家憑什麼為朱家賣命,在位不撈“窮死”,還不如博一把,跟著朱家子孫撈一把。
所以朱元璋在位時,死的都是為自己撈的,沒死的都是和朱家子孫一起撈的,怎麼治得了貪官。
朱元璋本身就是勞苦大眾出身,早年因為朝廷橫徵暴斂,父母和身邊很多人因飢餓死去,官府官官相護,貪汙受賄,致使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坐了天下以後更是對官員嚴格要求。
明朝初期官員的俸祿很低,不是直接發銀子而是用大米代替,明初大米可是硬通貨從九品芝麻官到一品大員的俸祿參照下圖:
但是到了中後期大米的比例就不斷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絲和棉等實用物品,最後還出來一種叫“大明寶鈔”官方發行的紙幣,大米換成絲和棉還可以接受,但是折算的價格不是統一規定的價格,而是認為制定的很低的價格,加上官方對紙幣管控不嚴格,官方濫印濫發,導致貶值嚴重,最後跟廢紙沒什麼區別。有的官員開始貪汙受賄,朱元璋規定貪汙60兩銀子以上就殺頭,按照當時銀子的換算相當於現在的100萬元左右,而且是株連罪,一人貪汙斬殺全家,朱元璋在位31年左右,治貪殺了有7萬多人,由於物價貶值太嚴重,而且官方也沒有好的應對措施,所以很多人還是鋌而走險的貪汙。
雍正時期治貪和朱元璋如出一轍,但是收效卻比朱元璋時期要明顯好的多,雍正在位期間治貪可比朱元璋高明的多,第一雍正派欽差去查官員貪汙是會讓補缺的官員跟上,官員只要查出貪汙,立刻革職查辦,馬上就有人頂上他的位置,意思就是我手裡靠得住的人多的是,沒有你照樣有人來替皇上治理國家。
第二點,官員每年要像朝廷上稅,但是上稅的錢糧大部分都是殘次品,比如發黴的糧食或者重量不夠的錢幣,雍正嚴格管控把這些殘次品充公,再把這些殘次品再的銀錢回爐重造糧食賤賣給百姓換取銀錢給官員發放養廉銀,意思就是我給你們把錢發夠了,如果誰還有貪汙受賄就別怪我不客氣。第三點有些官員在欽差來查的時候會向商鋪和富豪來填補府裡的虧空,雍正派去的官員如果查到就把官員借的錢糧充公,不管這些錢糧屬於誰,這下貪官被抓,富商和錢莊的老闆錢糧也要不回來,就會向官府揭發,這下官員鋃鐺入獄,富商和錢莊的錢糧也要不回來,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錢財充歸國庫。最後一招可以說是最根本的,貪官一般貪汙揮霍大部分都是整個家族一起貪,雍正對官員的家族也不放過,只要是從貪官那裡獲得過好處都罷黜官位,貶為貧民,讓他們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