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霄居士遲芳
-
2 # 拾葳山房
臨帖不是盲目的照著寫哦,對臨的過程要追求像,這種追求像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用成熟的字型和審美逐漸改造自身的主觀審美。第二步是背臨,背臨一方面是在檢查自己對於字型消化吸收了多少,另一方面,背臨也是為創作打基礎。第三步是意臨,意臨是在已經完全掌握字型書寫規律的前提下,把原帖沒有的字也能寫出一致的效果,原帖有的字就算寫得不完全一樣,也不會突兀違和,這個階段探討的是字型的可延展性
透過這三個層面臨帖,臨帖才有意義,才能談入帖和出帖。
根據樓主問題,我的建議是先分析自己在哪個階段,解決所處階段所對應的問題。但是透過碑帖與古人“對話”這件事,還是很有趣的,不要排斥哈,要先“聽”,在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不要太著急
-
3 # 張偉評論
臨摹經典的書法作品最高要求是神形兼備,但是書法學習是有過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漸進。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要求和標準來練習。以臨摹王羲之的《聖教序》為例。
我們可以把臨帖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階階段。在初級階段,注意的是外形的把握和基本筆畫的掌握。這個階段可以先摹帖再臨帖,先單字後多字再一整行。不建議整頁臨帖,更不要通臨整本字帖,那樣既沒有針對性又沒有效率。
臨帖的中級階段的要求就是儘量的接近原帖,也叫精臨,一是要熟練,腦子裡要有,手上也要有;二是要高要求,注重細節,注重用筆,這個階段可以採取對比的方法,也就是把臨摹的字和原帖放一起對比,發現問題,改進提高。下圖僅為舉例對臨方法,臨的並不是《聖教序》,勿噴。
高階階段的臨摹,那就要以神似為主,也就是在吃透原帖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理解,這個階段外在的形象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內在的筆法技巧才是重點。因為,臨帖的目的不是為了像,而是透過臨帖掌握原帖裡包含的筆法、字法、章法,吸收轉化,最終形成自我風格。
-
4 # 每日書畫小知識
臨摹是我們書法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在臨摹時應先追求其形,再追求其神,切不可放棄其中某一個或者急於求成。
我們所說的臨摹實際為臨與摹。“臨”是按照經典法帖來進行書寫,即可觀其形又可賞其神。“摹”有很多種方法,例如單鉤或雙鉤等,經過長時間臨摹練習可以達到其形似,當我們對法帖的內容、作者經歷及作者所處背景有所理解感悟,臨摹時運用作者的書寫習慣的同時努力將心境靠近作者來追求神似。
總體來說,每幅古代經典書法作品所呈現出來神采都與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是作者內心的表達,所以我們不能放棄其神采。
-
5 # 中州耕牛堂主
臨摹經典書法作品,須先臨摹出形,再臨摹出神採,沒有形,何來神采?基本功不到家,何來神采?神采,不是忽略不忽略的問題,而“水到渠成”和“功到自然成”的問題。
臨摹經典書法作品,形,是第一位的!若形不似,神采就無從談起。初學書法,字的神采,不是忽略不忽略的問題,而是在基本功打牢之後考慮的問題!記住,船到橋頭自然直。臨帖練字也是一樣的。
學書法,臨摹經典書法作品,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於求成不行,因為書法學習是急不得的。急,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須靜下來心來慢慢學,心存浮躁,急於求成,是學不好書法的。
建議題主先立足於臨摹出字的“形”,再考慮臨摹出字的“神采”。字,形是基礎,神采是在形似的基礎上體現出來的。只有多臨摹,多讀帖,多領悟,才能更好的解決好神采問題。反之,即便是不忽略神采,你也不會臨摹出神採的。道理就這麼簡單。
回覆列表
臨摹臨摹,就是要臨的準,臨的像。字型、結構、運筆、濃淡、神韻都要到位。還要揣摩作者當時的心境,所以,神采不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