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風不動

    很久以前看的,舉起情節記不清了。但皇帝登基後,對曾經的謀主起殺心是很正常的。因為作為謀主,對自己,對內情實在是太瞭解了。不論放在哪裡,都會是不安定因素的。

    但起殺心是起殺心,動手是動手。真要動手,也要考慮謀主是否有後手?是否真的有威脅。畢竟除了謀主之外還有很多人,皇帝還是要考量動手後帶來的人事動盪。

    所以,雍正把鄔斯道關起來,一來要確認鄔斯道是否留了後手,二來也要試探一下其他人,看看有多少核心人員是會全心全意和他保持一致的。

  • 2 # 冰人smx

    當你成功之時別人就會忘記你手斷的陰暗,九龍奪嫡時,雍正也使用了很多見不得光的手段,只是知情人很少。參與者和知情人都是雍正的心頭隱患。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近臣亡。帝王之術,殺伐決斷。鄔思道應該是小說裡的人物。其實代表了雍正的智囊而已。另外,鄔思道等人的才智才是雍正最為忌憚的,要不怎麼不殺田文鏡和李衛呢。因為他們翻不了天也沒有那個智商。雍正也用得著他們。鄔思道可以利用的價值不多了!殺不殺一個人得看他能為雍正出多少力,危害有多大!利用價值有多大!

  • 3 # 容我漫溯

    作者提問,問題和人物均出自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

    雍正欲殺鄔思道,這種橋段是小說言家的無奈之舉。

    歷史從不普及,演義才能為人熟知。所以人們心目中的情節,起碼應該是與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殺忠臣大略相似相近才合情合理,當然為了滿足讀者胃口,跌宕起伏山迴路轉是必須要營造的,這樣看來,雍正登基了,接下來肯定是不能像好萊塢大片那樣皆大歡喜的結局,那就沒什麼戲劇性了,不合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口味。

    再者,二月河對雍正形象的塑造,明顯借鑑了單田芳劉老先生《雍正劍俠圖》的梗概風格,起初四皇子誠懇忠義,籠絡四方豪傑為己所用,凋腐去弊輔助朝廷,建功立業功成名就,然後登基坐殿後性情大變,誅殺各路功臣,甚至給自己帶來背刺身亡屍首兩分的悲催下場…必然是受了幼年聽書的影響。

    這樣看來,無論鄔思道,無論墨雨,出來幾個倒黴鬼是再正常不過了,配合雍正陰騖形象嘛。

    參與雍正大業各路陰謀的,大有人在,比如老十三,李衛,年羹堯,文覺和尚等等,這麼多人,墨雨是完全在幕後,可以並有必要犧牲,鄔思道呢,半明半暗,然而他自己最清楚,自己不能入仕為官,地位尷尬,容易為人所執,並且被人脅迫利用,而對鄔思道,雍正亦是心懷感激,故而如何處理他,實在感覺棘手,左右為難。

    最後鄔思道求了一個對誰都好的出路,大隱隱於市,以模模糊糊的身份做封疆大吏的幕僚,這樣既是對自己的保護,又能讓皇帝放心,同時,還能作為雍正隨時的眼線或喉舌,一舉多得,從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臨走之時,雍正登基的前夜,還不忘順手拉了自己的老朋友十三阿哥允祥一把,讓他堅決推辭了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的封賞。

  • 4 # 丟了幸福的豬99999

    或許這就是歷史吧。九子奪嫡,雍正繼位,中間有太多太多的陰暗和不為人知的人心較量。鄔思道何許人也,他是能看透雍正帝心思的人,他知道一個道理,就是患難易,享樂難,更何況他是帝王呢?與帝王相處就正好相反,伴君如伴虎,先生知道雍正太多的秘密,雍正成為九五至尊,還容得下他嗎?他很聰明,想好了自保的計謀,給自己的後路是既不完全離開雍正的視線,也不常伴其左右。他半隱起來,這樣既可以讓雍正知道他的蹤跡,又不至於把自己餓死。而這樣的建議讓雍正也無可奈何,只能是接受,雍正心裡還很放心,所以就放走鄔先生了。

    這裡我不想說雍正懷有仁愛之心,重情義。自古帝王之家人心莫測,在鄔先生個人的命運和雍正萬古留名相比,恐怕先生太微不足道了吧。所以,我想說:鄔先生的選擇是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職業給再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