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歲的亮亮(化名)是個討人喜歡的小正太。他活潑愛笑,學習成績也不錯。然而,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已經被3所幼兒園、8所小學勒令退學,而且每次都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理由是“不適宜行為”。卻原來是患上了阿斯伯格綜合徵,又稱為“天才病”。
10
回覆列表
  • 1 # 時間隧道5

    “沒有成為天才,卻得了天才病”,其實的確存在“天才病”,在醫學上被稱為“艾斯伯格綜合症”簡稱AS。

    該病系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艾斯伯格1944年首先提出,病因不明,症狀表現為社會交往困難,侷限而異常的興趣行為模式,在分類上與孤獨症同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

    這種病人不善於與人溝通,但可能在數學、物理、音樂、繪畫等領域有著極高的天分。他們有著看似怪誕的行為,然而他們的大腦卻足以產生改變世界的能量。所以,如果你既不想用功還想成為學霸那麼就請得這種病吧。

    調查顯示,每1000個人就有至少有一名患者,所以看看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患者,如果有這樣的患者請不要歧視他們,甚至應該尊重他們。因為歷史上,牛頓、愛因斯坦、梵高、貝多芬等名人均是"天才病"患者,比爾·蓋茨、臺北新任市長柯文哲,也都被認為具有AS的症狀。

    所以我強烈建議:中國應該建立一所特殊的學校,從患“天才病”的兒童中篩選出具有特殊能力或天賦的孩子,不用常規的教育方法,採用靈活的學制和靈活的課程,保障他們自身興趣和天賦得到充分的發揮。這裡面沒準會培養出象愛因斯坦一樣的科學巨匠呢!

  • 2 # 一點不迷茫

    其次,語言交流不暢。患者會說話,而且表達通常很流暢,但不能與人進行有效溝通。他們不知道察言觀色,更不會根據他人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表達。經常是急於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也不管對方是否感興趣。有些人會大量使用書面語言,給別人人古板生硬的感覺。

    此外,他們行為模式也很刻板。有些人每天要吃一樣的飯菜,走一樣的路線,用一樣的物品,如果稍有改變就會心煩意亂,無法進行其它活動。

    最後,運動能力不足。他們往往比同齡人更晚學會走路,籃球,足球等。而且他們的行動總給人笨笨的、怪怪的感覺,在視覺運動協調能力方式也有缺陷。

    對於有天才病的孩子,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理解,不是他們調皮搗蛋,因為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的大腦,他們在某些領域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天賦和靈感,只要積極包容,引導他們,運用合理的教育方法,未來一定可以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蹟!

  • 3 # 陳寒寒CH

    天才病的書面表達為阿斯伯格綜合症(簡稱AS)。天才病的患者往往有以下症狀:語言表達能力差,情商低,人際交往困難,固執己見,有特殊的愛好與堅持,行為古怪,有時候甚至極度自私。這些也許讓人看起來覺得有天才病的人簡直就是社交殺手,但也許正是這些不為常人所接受的缺點才造就了那些偉大的天才。

    小編最喜歡的天才是經典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裡面的謝耳朵,他毫無疑問是一個天才病患者。劇中的他聰明但自私,能幹卻傲慢、無法正常與人交流,而且還有潔癖,他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方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就是這樣一位本應該被大家孤立的天才少年,卻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真心待他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找到他的靈魂伴侶艾米。究其原因,我覺得謝耳朵的母親在他童年給予他的關愛,朋友們的包容以及他自身的幽默感為他贏得了這一切。

    雖然是電視劇,但我們從中卻能看出如果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這些患有天才病的人,會給他們人生帶來多麼重要的改變,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多麼偉大的財富!

    所以小編覺得對待這些具有“天才”基因的AS患者,我們應該以一顆包容寬容的心讓他們能夠像普通人一樣融入社會,獲得良好教育,相信他們有朝一日能發揮自身潛能改變世界。這不僅會改變他們的人生,也會間接地造福整個人類!反之如果我們對他們採取隔離、歧視、厭惡、反感等態度,請記住一句話,天才可以成就世界,當然也可以毀滅這個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鮮炆雞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