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點兵
-
2 # 布萊克懷特
俄羅斯人自己曾經反思過軍事改革的成效,整體而言認為改革成效顯著,但是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改革成效主要體現在俄軍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戰場表現上。俄羅斯新裝備展現出強大戰鬥力,兵力調遣速度顯著提升,行動的高精度、高效率引人注目,各軍兵種的聯合行動能力大大提升。特別是,國家防務指揮中心設立後,帶動了軍區及下屬作戰代為指揮中心的建設,以總參謀部、軍區為核心,以各層級指揮中心為依託,軍地協同保障的新型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已經初步建立。
但是俄軍改革也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甚至飽受詬病的地方:
第一,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程度較低。2011年俄羅斯公佈《2011-2020年國家裝備計劃》,準備在2021年之前將俄軍制式裝備中的現代化武器比例提高至70%。但是,俄軍事專家認為,俄軍更新的裝備主要是原有裝備的深度改進型號,雖然縱向比較裝備技術含量有較大提升,但是橫向比較時,由於其他軍事強國都在推出新一代武器裝備,這種質的差別意味著俄羅斯軍事裝備可能更加落後了。
第二,軍兵種自動化指揮系統不相容。各軍兵種各自建設獨立的作戰指揮系統,導致陸軍、空天軍、海軍和戰略火箭軍的通訊系統引數不一致,無法進行聯合作戰。雖然俄軍計劃在2020年前建立全軍一體化的“統一資訊空間”,但是目前各軍兵種依然在升級自己的系統,沒有互聯互通的意思。
第三,軍事改革的長遠謀劃不足。俄軍建立空天軍主要是普京一手推動的。2014年底,普京突然要求國防部在2015年年中組建完成空天軍。隨後,該軍種被投入敘利亞戰場。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普京組建空天軍並非是出於長遠和整體考慮,僅僅是為了動用一切資源最佳化空軍戰力,以介入敘利亞戰事。這說明俄羅斯高層對俄軍改革缺乏長遠謀劃。
總體上,在俄羅斯經濟科技實力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俄羅斯軍事改革的實際意義僅僅是緩解俄軍戰力下滑趨勢,想透過改革實現復興和趕超是不現實的。
回覆列表
進入二十一世紀,俄軍又先後經歷了俄格衝突和敘利亞的反恐戰爭,並研究了幾場區域性戰爭後。俄軍認為:在現代戰爭中,特種部隊的作用越來越大。特種作戰不僅可以對戰爭程序和戰爭結局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以直接達成戰略目的。正是在這種對特種部隊的定義下,俄軍已經開始陸軍特種化的建設工作,並著手打造符合新型特種作戰理論需求的作戰力量,。
俄軍在其不斷的現代化改革中,還大力革新其戰役理論的發展。目前,俄軍已經摒棄了原蘇軍的方面軍級“大縱深立體攻防”戰役理論,而是開始大力探索由深入敵後解救人質或是滲透作戰組成的特種戰役。俄軍在近年來的軍事演習中重點演練的就是,在實施特種戰役時,如何在敵軍縱深內打擊敵軍的關鍵節點和破壞滲透等。現階段俄軍已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進展,並已將其運用到實戰中。
此外,俄軍在大刀闊斧般改革的同時,也在潛心研究資訊化作戰的制勝之道。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俄軍對“網路中心戰”的研究,雖然這個理念是美軍率先提出,但是,俄軍在深入研究後發現:美軍的“網路中心戰”在作戰應用或是技術防護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所以,俄軍就提出了“以精確干擾和物理摧毀”相結合的手段,就能使美軍的網路戰系統失效或徹底癱瘓。俄軍基於這樣的認識,已經開始按照“網路破襲戰”理論,重點發展節點破壞、電磁壓制、導航干擾、網路攻防等手段和技術。
最後,我們根據俄軍這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程序中就可以看出,未來戰爭將會走向地面戰高度的特種化,以及資訊攻防和火力打擊的高度複合化等方向發展。對於這兩大發展趨勢,俄軍已經走在了前列,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進行以及軍事科技的不斷髮展,俄羅斯重振其昔日雄風的樣子,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