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男人談養生
-
2 # 郗金民新號
黨參,亦稱,潞黨參;古代,主要產于山西晉東南,古稱上黨地區,因此稱"黨參"。因上黨地區歸長治市,過去稱"潞安府"管轄,所以稱"潞黨參"。黨參:味甘,性溫,屬補氣藥,能補中益氣,溫補氣血。味,不可過甜,過甜不可信。
-
3 # 老中醫傳人
黨參和人參功效近似,但是比人參藥力溫和一些,補肺脾之氣,主要用於消化不良,體虛,倦怠,氣短心悸等。也有養血補血的功效。味甘,性平
-
4 # 郭偉峰23
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根。主產山西、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吉林、四川等地。以乾燥根入藥。性味:甘、平。歸脾、肺經。功效、應用:1.補中益氣:本品味甘氣平,不膩不燥,補中州、和脾胃、升清陽、益肺氣,為補肺脾氣虛之常用品。用於脾虛倦怠、食少便溏及肺虛咳嗽者,用此益氣扶脾、補虛益肺,常與補脾昇陽之黃芪、白朮、升麻、扁豆配伍,共奏益氣補中、昇陽固脫之功,往往重用代替人參。2.養血生津:本品甘而和緩,其性主升,能益脾胃、助運化、升清陽、補肺氣、布水精、生陰血,故為生津潤燥養血之藥。用於氣虛血少而致短氣懶言、頭昏頭痛,面黃浮腫者,常與熟地、當歸、白芍等補血藥相伍,以收氣血雙補之功,如《正體類要》八珍湯;若熱傷氣津之短氣口渴,則與清熱養陰生津的石膏、竹葉、麥冬、知母配伍,如《傷寒論》竹葉石膏湯。此外,亦可用於氣虛外感或正虛裡實之便秘證,常與解表藥,或通裡攻下藥配伍,如《和劑局方》參蘇飲等方,旨屬此種配伍範例。用法、用量:內服:6~15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使用注意:1.中滿邪實及氣火實盛者,忌用。2.反藜蘆,畏五靈脂,不宜配伍。3.有潞黨參、臺黨參之分,野生者稱臺黨參。以山西五臺山產者,質優,補氣力強。人工種植者稱潞黨參,以山西長治及河南林縣產者較好。尚有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莖,性味:甘、微苦、寒。主潤肺化痰,和胃止嘔,無補氣之力,近世有用代黨參者,大非所宜。
-
5 # 張文彭講肺病
黨參為桔梗科黨參屬植物黨參的根,並非越甜越好。過甜的很可能是假貨,或者是加糖增重了。
性味:甘,平。
歸經:入脾、肺經。
功效主治: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治食管癌、胃癌、肝癌、腸癌、顱內腫瘤、滑膜肉瘤、骨肉瘤、白血病等腫瘤的虛證,以及放
療、化療的毒副反應。亦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骨關節結核、慢性腎炎、冠心病、營養不良、病後虛弱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30克;可入丸、散。
腫瘤臨床應用:
1·治鼻咽癌放療咽部黏膜反應
黨參、黃芪、麥冬、花粉各12克,桔梗、甘草各5克,枸杞15克,茯苓、丹參各10克,黃連6克。水煎服,每日1劑。整個放療過程每日服用,可使咽部黏膜損傷程度明顯減輕。(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3,(1):20)
2.治中、晚期大腸癌
黨參、白朮、茯苓、八月札各15克,藤梨根、虎杖、野葡萄根各30克,薏仁30克,生山楂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遼寧中醫雜誌,1992,(7):33)
回覆列表
你好!黨參味甘,只能說黨參有點甜而已;“甜”只是味覺感覺而已,並不是評價黨參營養成分高低好壞的基本標準!
黨參的主要功效是補氣。最宜用於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語音低沉、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側重於脾胃氣虛的人,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黨參。常用黨參與白朮、茯苓、炙甘草配伍,這就是補氣健脾的著名方劑四君子湯。
我們在平時食補中,煲雞湯,排骨,都可以加點黨參,補氣健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