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物行者
-
2 # 本樞
問題很準確。《道經》是哲學篇,《德經》是運用篇。
我們都知道哲學剖析“你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有關生命本源的思想。
《道經》揭示了萬物從何而來,如何生存,生存中巧妙化解問題的諸多原理。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的表述,揭示出天地存在的理由。
《德經》,德則得也,《德經》就是學習《道經》之後的心得體會。將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靈活運用於人類。道行淺一些的比貓畫虎,學一些皮毛,道行深厚的學精髓。這就是道與德的關係,看似高深莫測,實則簡單。
-
3 # 使用者3097950555020
老子《道德經》五千言。
老子在書中說,他最初並不想寫此書,因為從口中說出和用筆寫就完全是兩回事,眾人不瞭解其中的原則性差別,但(老子)我完全知道此書一出的後果,所以只免強地將書中所講的論理,用一個"道"字來命名。
古時地中海的巴門尼德在批評赫拉克利特時所寫的《自然詩》中,曾經有個說明叫做"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其實,這也是對老子上述自己寫書時的心情的說明。進而又是對"形而上學"這個詞的界說:它是一門人們討論關於"人生真理"發生爭論時概念辨證方法論的學問。
反過來說,如果討論人生中特定存在的物件是我們自己的思維呢?這就是1817年黑格爾所寫的認識論《邏輯學》了。這樣說來的老子,出書時的忐忑不定不安的心情,說明《道德經》單純地只是形而上學而非哲學,這是因為書中並無討論爭論的情況發生,所以老子自己給自己出此書的一個定義,叫做"玄"。
華人在中共"文化自信"中說老子(連帶著也把孔子也罵上了),我看是一哄而上,實際上連什麼是形而上學,什是辯證法,什麼是哲學的邊都沒有模著(這種情況重新出現,與"文革"大字報己經沒有什麼區別了)。不過,這也難怪,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都是"沙龍"學問,是人吃飽了後的閒話。這不是我的見解,而是亞里士多德的原話。但是,亞民這裡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古時人們物質要求不象今天這麼高的期望,所以然的討論爭論自己人生真理的時候,不會牽扯上物質利益,這叫做純粹理性。
為什麼科學後來也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單獨地去討論了呢?我見到那些大家們彎彎繞地說這說那(黑格爾:形式根據),其實說白了就是上述那個原因。科學不是牽扯上了人們現實利益,就是牽扯上了將來可能的利益。但是,一旦科學從哲學分離而去,作為形式科學本身哲學內容還能剩下什麼呢?只是剩下了對語言處理的"思想火花"了。這便是人們為什麼要在“沙龍"中討論甚至於激烈地論爭,哲學自己才會重現真身的根據、理由等等的本質性原始因。這也不是我的想法,也是黑格爾原話。
哲學與宗教之不同就在這裡。因為,宗教所處理的是大眾思想情諸問題,以亞氏對哲學界說來看,哲學與宗教的關係實際上是貴族與大眾的關係。因此,旦凡是牽扯上大眾物質利益思想時的情緒都必須定於一。這是宗教穩定社會的功能,也是馬克思為什麼說基督教是意識形態的原因。但意識形態卻又是人類社會在工業化中或在工業化後才新出現的精神現象。
為什麼黑格爾的兩部名著,即《精神現象學》和《邏輯學》一前一後,就是因為黑格爾企圖為哲學尋求到根據,尋求到原因。藉以回答休漠在《人性論》中提出的物理"是"為什麼一下子就遷躍為了人們倫理"應該是"的理想社會問題。最終的結果,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表達了出來。但而其後的華人不明其中的原故,隨便地就將其命名為"唯物主義的歷史論"。
回覆列表
道德經講的是宇宙及生命起源的根本規律,以及個體生命怎樣去合於本質的生命規律。
這世界什麼領域不都是由人來做的?!故,真正認識道德經後,道德經適合任何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