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劍搗古
-
2 # 夢想照亮天空
嘯,意即撮口作聲,是古人的一種歌吟方式,沒有具體的內容,也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可以理解為吹口哨,也可以理解為大聲呼叫。長嘯,是為了表達更激昂、更飽滿的情緒,為了有利於情緒的抒發,常常配以雙手張開,仰面向上的姿勢,謂為“仰天長嘯”。
歷史上以“嘯”出名的人物,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此人喜歡飲酒,他在酣醉之餘,經常盤腿而坐,長嘯不停,意氣酣暢,據說聲音可以傳到幾百米以外。《世說新語·棲逸》還記載了一個他與別人比賽長嘯的故事:“阮步兵(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嘯聞數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鹹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復敘有為之教、棲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復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雖然比賽輸了,可是阮籍明顯把長嘯嘯成了藝術。
大概是嘯這個動作比較灑脫,詩人們漸漸喜歡在詩句裡用“長嘯”一詞。曹植《美女篇》有句:“顧盼遺光采,長嘯氣如蘭。”王維有詩:“獨坐幽篁裡,低吟復長嘯 ”,白居易也有詩句:“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李白用得就更多了,他的《梁甫吟》,開頭就是:“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後來他遊泰山的時候,又寫詩說:“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到了南宋,抗金英雄岳飛因北伐受挫,壯志難伸,寫下了一首《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把“仰天長嘯”悲憤情感抒發得力透紙背,氣壯山河,成為“仰天長嘯”的頂峰之作。
-
3 # 日記哥愛讀書
中國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在世界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尤其是中國的文化,更是以詩文見長,吟詩作賦善文,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的文化人,大多會仰天長嘯的模樣,或提筆飲酒而仰天長嘯!其實,在很多時候也只是文化人的做作罷了,擺出一副十分讓人敬仰的文化人的樣子而仰天長嘯。但實際上真正瞭解與掌握文化精髓的人,並不會仰天長嘯而顯出做作的模樣!例如中國厲害的作家魯迅很有文化吧,偉人周恩來文武兼備,很有文化,但他們並非是仰天長嘯的文化人!有的是不動聲色而胸懷乾坤,兼濟天下的氣度。然而那些仰天長嘯的文化人,也只不過是徒有虛表的文化人的姿態罷了!真正的有豐碩知識的人,並非是悲秋憫冬“仰天長嘯”的一類文化人。所以小編的意見是一些仰天長嘯的文化人大多是徒有虛名者。以為地球少了他就不再轉動了,現實的情況是地球少了誰都一樣的轉動!小編自幼寫作,已過而立之年,但並非是仰天長嘯,衰捥長嘆者。相反,有了才情有了學識,倍感學識面的狹窄而顯得沉默與奮進了!
古人仰天長嘯者也並非缺乏正能量或有真才實學者,岳飛一腔報國志而手執長矛仰天長嘯,殺盡胡虜匈奴而驚世駭俗;李白才高八斗,舉杯提盞,大筆如椽而仰天長嘯,留下美麗動人佳作而感動寰宇。但也不乏唐吉訶德之流棍舞長空者仰天長嘯而貽笑大方,成為逗B笑柄者。更是有宋江之中庸放蕩者潯陽樓提反詩獲牢獄之災者。
回覆列表
仰天長嘯:抬頭朝天大聲呼叫。情緒高昂、意氣風發的樣子,也指為排遣鬱悶而仰頭呼叫的情態,古人常以此抒發悲憤之情或以此述志。
李白有詩曰: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
特別是在登高望遠時,特別想仰天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