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陸小布同學

    今文古文爭得最厲害的倒不是它們最盛行的漢代,而是考據學大熱的清代。兩者之間的很多爭端都是清代人搞出來的,生搬硬套強行加戲。在漢代,今文古文除了書寫字型上的不同,篇幅的多寡以外,更多的是對同一篇文字的不同理解或者說解讀而已。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經學派別,為了讓自己的觀點獨樹一幟成為官學,在今文或古文裡拼命的找依據來支援自己的見解。然後就形成了今文派或古文派。可是當時並沒有達到雙方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從很多經學書籍上看,很多經學大家都是今古文雙修的。既可以學穀梁春秋也可以學公羊春秋,並不衝突。然而事情發展下去就出現問題了,有人為了突出本學派的正確性開始篡改甚至偽造古書,對本派觀點有利的保留,不利的刪除。結果造成很多書真偽難辨,面目全非。如今我們很難再找回它的原貌了。即便是清代的細緻考據都無法100%找到真相。這是我對經學和今文古文的陋見,見笑。

  • 2 # 歷史上那些事兒

    兩漢之際,經學有今文經和古文經兩種。一方面,今文經著重閛發經文的微言大義,大講“天人感應”和災異之說,勢必導致迷信附會之風滋生。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很多用讖語解釋經典的緯書,如《春秋緯》、《禮緯》、《白虎通義》等。另一方面,從民間發掘出不少用先秦古文寫的古文經典,如《周禮》、《毛詩》、《春秋左氏傳》、《古文尚書》等。西漢末年經學大師劉歆率一批儒生對古文經進行了一次大整理,還奏請設立古文博士,遭到了今文經學家的反對,於是,出現了今古文經之爭。

    王莽執政時,任用劉歆為國師,設立古文博士,古文經學發展起來,與今文經學相抗衡。今古文經學除了在文字、訓詁方面有別,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古文經學反對今文經學的“天人感應”說和讖緯說。兩漢之際的揚雄、桓譚、王充、張衡等都是支援或傾向於古文經學派的,東漢時馬融、許慎也是古文經學派的代表人物。兩派代表著不同的思想傾向,其實質是官方經學與非官方經學之間的對立。東漢末年至曹魏初年,兩派趨於合流,今古文之爭逐漸平息。鄭玄兼通古今文,他剔除讖緯學的糟粕,糅和各家學說,不拘泥於各家的“師法”、“家法”,重新註釋諸經。曹魏王肅注經也是兼通今古文不拘師法家法的。

    今古文經學雖有爭論,有師法、家法之別,但從幾個主要思想家來說,如董仲舒、司馬遷、揚雄、王充、王符、鄭玄等,他們對於儒家人文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則是一脈相承的。雖然在“天人關係”上有種種不同甚至於對立,但在王道政治和道德倫理學說方面卻是基本一致的。尤其是王充和董仲舒兩個人,在天道觀和天人關係上,王充固然頗多批評董仲舒之言,但在王道政治理論和道德思想方面,不僅肯定而且讚美董仲舒,認為董仲舒是繼承併發揚孔子學說和事業的。“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論衡.超奇篇》)在人性論方面,王充的《論衡.本性篇》載:“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若反經合道,則可以為教;儘性之理,則未也。”王充的主張是“性有善有惡”,這與董仲舒的“人性三分”也是接近的。

    今古文之爭先後發生了四次,由單純的對書籍文字的爭論擴大到了學術思想、政治觀念和社會地位等諸方面的爭論,具有政治和學術的雙重意義。以劉歆為代表的古文經學家拋棄了前人思想中一些不合時宜的成份,透過對新經典的解釋為現實政治服務;古文經學重梘對文字的實證研究,注重文字訓詁、典章制度的研究,牽強比附較少。二者的論爭和融合不僅對經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對中國學術的發展、中國歷史的發展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屬性與生活》有哪些攻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