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緣家
-
2 # 量子聊軍武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同樣是發射9毫米手槍彈,但衝鋒槍的威力要比手槍的威力大得多。也就是同一種型號的子彈裝填到不同的槍械上,它的威力是不同的。
一枚子彈所能發揮的威力,不光取決於它的裝藥量,也取決於發射它的槍械。這主要是因為手槍和衝鋒槍內部構造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槍管。準確的說是槍管中的膛線。一般來說在一定的長度內槍管越長,子彈出膛的速度也就越高,所以彈頭的威力也就越大。而超過一定長度後,槍管會給子彈一個摩擦力。另外單條膛線比多條膛線發射的子彈威力要低。還有膛線的纏繞距離。膛線可以給子彈一個旋轉的力度。旋轉的子彈具有穩定性也更具有殺傷力。
二、後坐力。德國的MG42通用機槍裝載三腳架的時候就被裝載二腳架的時候發射的子彈威力要大。通用機槍在裝在三腳架的時候,完全將作用力作用在子彈上。而在裝載二腳架的時候槍械的作用力有一部分是作用在人的身上。這就好像你用同樣的力度踢一塊木板和一棟大樓。你可以將木板踢飛,但是如果你踢大樓的話將會被彈回來。後坐力也是這樣。手槍的後坐力大部分作用在手上。而衝鋒槍有槍托抵在蘭的身上,可以將大部分後坐力作用在子彈上。
-
3 # 鐵匠工坊
原因我隨便說幾個:
一個是初速不同導致的動能不同,根據動能定理,運動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彈頭本身質量是固定的,所以在增加彈頭初速的情況下,彈頭所攜帶的動能也就會呈現指數型的增加。而槍彈的初速一方面與子彈自身有關,另一方面取決於槍彈在擊發之後在槍管內持續加速的長度。
舉個栗子,P90 PDW和FN-57手槍,同樣在發射SS190彈的情況下,前者槍管長263毫米,子彈在充分得到充分加速之後,初速可以達到每秒715米;而後者由於槍管更短,只有122毫米,導致彈頭在槍管中得不到充分的加速,初速也就會降低至每秒650米,儘管都夠用,但是動能卻相差了不少。
另一方面是從槍彈的作用原理來找,現代線膛武器,尤其是中小口徑的武器大都透過命中目標之後在軟組織內的翻滾和破碎對釋放動能,實現軟殺傷,而影響翻滾破碎的點就在於槍管膛線的纏距上。
再舉個栗子,美軍現在所用的5.56×45mm步槍彈裡面有兩種不同的纏距,早期的M193普通彈纏距9英寸,也就是229毫米,在纏距9英寸的步槍上(例如於M16/M16A1、FAMAS F1突擊步槍)使用的時候能達到最佳彈道效能,同時翻滾破碎的效果也最好。而後期的M855步槍彈由於彈頭結構的改變,將最佳纏距改為7英寸,也就是178毫米,適用於M16A2、M4/M4A1、M249、G36、FNC等等槍管膛線纏距為7英寸的突擊步槍和輕機槍。兩種彈藥儘管規格一致,但是在混用的時候卻未必能達到最佳效能。
-
4 # 一葉楓流
主要是槍管長度決定的。
槍管長,火藥氣體推動子彈的時間就長,子彈受到的衝量就大,子彈的動量大,子彈的初速大,子彈的動能就大。
動能越大,子彈的威力越大。
回覆列表
肯定不一樣啊,79式衝鋒槍和54手槍都是51手槍彈,但是威力射程相差很大。
1式手槍彈全名為"1951年式7.62mm手槍彈" ,該彈是中國以蘇聯7.62mm託卡列夫手槍彈為基礎仿製的,於1951年透過生產定型,命名為1951年式7.62mm手槍彈,簡稱51式7.62mm手槍彈,或7.62×25mm手槍彈。
該彈配用54式、可殺傷50m內的有生目標;
配用79式衝鋒槍時,可殺傷200m內的有生目標。
較長的槍管是決定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同時槍管較長也能提高穩定性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