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寫字吧
-
2 # 追夢人凌寒
現實的獎《中秋帖》應該是王獻之所書。乾隆皇帝也不是無才,他也是一個書法高手,況且他是皇帝,“三希堂也不是什麼東西都收藏”。現在,不,或者是世人論及《中秋帖》為宋“米瘋子”所臨摹。並舉證什麼《十二月貼》、《十二月割帖》,有同語,同字,同筆調,,同風格。等等,說的都對,原因是二王體系,後面的人都學,都以亂真為學書要素,孜孜不倦。
本來米南宮就是個集字高手,跨行越界,啥都臨 ,啥都學,最大的優點就是運筆八面玲瓏,變筆調粗重,輕巧對比強烈而已。要不,宋四家他排第三。蘇黃各有特色,楚漢分明。這樣講,不是牴觸米芾成就。是說他有點全面開花,天下我第一的狂勁。是優點,也是缺點。王羲之都沒有這個氣場,他就誰的書法都造假是嗎?加上,學界人云亦云,是王獻之的書法也變成了米芾的摹本了。況且米芾書法就是學的王獻之的。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筆路,書寫手法《中秋帖》,手法就像一個小孩順勢涮下來的。這符合魏晉低桌長袖提筆高的特點,怎麼會是“米瘋子呢?”。宋高桌低凳出現,米瘋子不可能像現在人一樣在地上彎腰寫吧。在說,米芾書法特點是長長短短,斜斜空空,起筆重。而《中秋帖》有這特點嗎?僅此而已,,,
-
3 # 墨墨爸爸86579107
米芾寫的,道理很簡單,王獻之年代的筆有筆核,沒法一次蘸墨寫那多字,唐末筆改革了,沒筆核,可以一筆寫很多字,明白了吧!
說起《中秋帖》,一定繞不開《十二月割帖》和米芾。現在大家基本上公認,傳為王獻之所寫的《中秋帖》,是米芾從《十二月貼》上節臨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呢?
我們先看看《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長什麼樣。
▲《中秋帖》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十二月割帖》
釋文: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首先,我們比較一下兩個帖的釋文。
《中秋帖》比《十二月割帖》少了“十二月割至不”“未復”“慟理”,10個字,其他的,完全相同。
第二,我們看看《十二月割帖》墨跡本的流傳。
《十二月割帖》是王獻之的作品,晚唐時,墨跡本歸宰相王鐸所藏,後轉到僧人守一手中,北宋時,被蘇易簡家藏,後傳其孫蘇舜欽,後又被米芾以書畫寶玩易得,並被珍藏於“寶晉齋”中。米芾去世後,墨跡本被收入宣和內府,此後便杳無音信。
所以,《十二月割帖》墨跡本曾在米芾手中。
▲米芾《清和帖》
第三,我們看看米芾的本事。
我們知道,米芾是一個仿古高手,曾以集古字自稱。他臨仿的字畫,能以假亂真,他自己曾在《書史》中寫到:“餘臨大令法帖一卷,在常州士人家。不知何人取作廢帖裝背,以與沈括”,沈括信為真跡。
而米芾對《十二月割帖》評價很高,說:《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筋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如此看來,米芾極有可能臨摹此帖。
第四,《中秋帖》的風格,不似於王獻之的一貫情調。
《中秋帖》用筆豐腴,下筆多出現圓弧。而王獻之的書法線條骨肉勻停,結字虛靈,超逸優遊。
▲王獻之《送梨帖》
第五,我們看看書寫工具。
東晉時尚製造不出《中秋帖》所用的竹紙,並且東晉時所用的有心硬筆,也寫不出《中秋帖》那種豐腴的圓潤之感。
從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出,《中秋帖》並不是王獻之所書。最後大家基本上公認,此帖為米芾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