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姐逛歷史
-
2 # 歷史車輪下的微塵
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的都城,都是現在的哪裡?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家,經過春秋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家數量已經大為減少。周王室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但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三家分晉後,趙、魏、韓躋身強國之列,後又有田氏代齊,由此戰國七雄的劇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除了這七個強國之外,還有越國、巴國等十餘個相對較小的國家,他們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求生存。
秦國(前770~207年),歷史上曾多次遷都:
前419年,雍城(今鳳翔)遷到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
前383年,由涇陽遷都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
前350年,由櫟陽遷到咸陽(今陝西咸陽西北)
楚國國都
楚國的歷史上由於擴張的需要或國都被攻破遷都多次,較為人們熟悉的楚國國都是郢都和壽春(今安徽壽縣)
燕國曆史上由於山戎遊牧部落的侵擾曾五次遷都,都城最初設在北京附近也就是燕城
南韓都城
前375年,南韓滅掉鄭國,就把都城遷到原鄭國的都城新鄭,從此一直作為自己的都城,直至滅亡。
趙國都城
前386年,趙敬侯遷都到邯鄲,邯鄲就一直作為趙國的都城。
魏國都城
前365年,魏惠王把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在秦國的滅國戰爭中,被秦軍決堤淹沒,從此一片廢墟。
齊國國都
齊國從春秋立國到戰國滅國其首都一直都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市)。
-
3 # 龍文說史
戰國七雄算是東周列國的邊緣,之所以剩下七個是因為唯獨剩下週朝分裂諸侯國最後的強者。他們也正是自夏商周以來達一千五百多年來各分封國走向最鼎盛的時期,似乎很長時間出現了僵局,從聽從中央的商周,慢慢演變成各自獨立的諸侯國,由於少數幾個地方諸侯積攢百年實力膨脹,早已和皇族失去血緣關係,各諸侯國從西周末年就已凸顯出叛逆心理,遲早想顛覆周朝江山。因為他們心裡明白,主子姬姓周室也是靠一方諸侯坐大,打著紂王寵信妲己殘害忠臣為由,在西岐自立為西王與東方朝歌的商朝對抗,姬發在姜子牙輔佐下靠著仁義之軍,誓師東伐,最終在牧野大戰擊敗了紂王帝辛的商朝大軍,成為了天下之主。不止如此,夏朝也一樣,還不是由於夏桀殘暴,南方就近的商國造反最終將其驅趕至南巢。
所以一些跟主子的老牌諸侯國明白誰若強大誰就可以取天下而代之,雖然有人說西周是因外患,先是中國人暴動,削弱一部分實力,再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的入侵。其實真正西周的滅亡直接就是與諸侯國有關,主要還是中央被架空,諸侯國自己擁有兵馬,想聽就聽,不聽就不聽。漸漸地在東周開始,慢慢演變成擁兵自重,各自獨大,但都互相掣肘,誰也滅不了誰,也不敢去吃掉東周,所以北方列國爭雄亂成了一鍋粥。雖然以東周為一個時期,但主要還是以諸侯為角色,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大時期,先是春秋五霸,然後到戰國七雄,直到最後這七個國家更是把周朝不放在眼裡,都想試圖重新刷牌,給自己取為新的名號,比周更大那就是以東西兩帝。自商鞅變法成功的秦國國力上升,已無所不能,自然把自己和老牌霸主齊國平等對待,來開了蠶食周圍各國,從新統一天下的野心。
戰國七雄爭奪的焦點主要是在北方,所謂的黃河流域一帶,而長江流域只有少數,老牌的吳越兩國早已退出了歷史,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王夫差只成了佳話。最後只剩下大的楚國,楚國將巴,蜀,越小國一個個擠了下去。從長江中游最初的國都郢遷到淮河壽春,主要還是受秦國壯大的影響,楚國都城名不見傳,至今只是安微省一個小的縣城壽縣而已。
而對於爭得激烈的北方列國們他們國都,也都至今不是什麼今天省會之類,像後來著名的秦朝咸陽,只是委屈於西安邊緣一個城市,至今又搞西鹹經濟一體化,咸陽擔心變成區的可能。令人可惜的是至今的咸陽並不是秦咸陽所在地,而秦咸陽卻在西安垂直渭河以北。除秦國以外,東周國都洛陽也和咸陽地位同樣,在河南這個圈上,由於中原城市帶競爭激烈,有鄭州,開封,即便有和西安一樣九朝故都之稱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脫穎而出,因為開封早在宋朝取代了它的地位,很長時間一直是河南省會,所以魏國還是有先見之明,遷都今天開封大梁,這也就有後來為什麼好多王朝都以魏魏國號。至於南韓,不是今天南韓,它的國都新鄭也是個小縣城而已。
除了河南這四個以外還有抓分晉國的趙國,它的國都是邯鄲,今河北邯鄲市,地位僅次於咸陽,洛陽。燕國國都還算好,在今天北京,但不是一個位置,所以燕一直被用以取代,很長時間成了代名詞,幽燕之地,燕京等,從而提升了在北方的地位。齊國呢?國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市,雖然靠沿海經濟發展不錯,但是地位和上面同理,都把齊這個名留下來了。
-
4 # 小太陽D
秦朝都城現今位於陝西咸陽;楚國都城位於湖北荊州紀南城;齊國都城在如今的山東淄博;燕國都城在北京哦;趙國都城位於河北邯鄲;魏國在河南開封;韓在河北新鄭。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大陸上可以說是群雄割據,動盪不安,這段時期在現在來說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任何時期都有頂端的存在,而在戰國時期,生活在各個地區食物鏈頂端的國家就是上面所說的戰國七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七雄的都城歷史吧。
秦國曾經遷都多次,不過主要都是在陝西這邊,沒有出去過,而最主要的都城就是咸陽,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咸陽東北。咸陽在今天是陝西省境內僅次於西安、寶雞的第三大城市,經濟發展勢頭很猛,以秦都、始皇帝陵聞名於世,主要發展旅遊文化產業。
楚國——都城郢:yǐng,現今在湖北荊州紀南城
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徒,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分別遷都過1、丹陽,2、郢都,3、鄀都,4、鄢都,5、陳都,6、巨陽,7、壽春,因此以上楚國都城幾乎都可以稱為"郢"。
位於湖北省荊州城郊外的東北處,距荊州古城約3公里。是歷史古蹟旅遊景區,因為在紀山之南,所以漢代之後就被稱為紀南城。楚國在郢城建都的幾百年間,是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郢城隨歷史的變遷遂廢。郢城古遺址現為土城垣,城內地下遍佈是古建築遺址。土城垣為正方形,城外有護城河,河寬30-50米。城垣四周中間有城門,四角有烽火臺(即炮臺)。至今,城門及烽火臺依稀可見。在城垣的東、西兩側建有兩座大碑(牌),碑名為“郢城”二字。90年代末,郢城人將古城垣上種植了桃樹,一到春季,這裡繁華似錦,春意盎然。
齊國都城原名為營丘,因為東面是臨淄河,所以被齊獻公將都城更名為臨淄。現如今位於淄博市的市郊。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國第七位國君也就是齊獻公,從薄姑縣遷都於此,自春秋戰國到公元前221年被秦滅齊為止,先後作為姜齊(周封姜子牙於齊地,是為周代齊國)和田齊的都城,時間長達六百多年,是當時東方中澳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列國最繁華的都城。分為大小兩城,總面積有60多平方華里。
燕國——都城易,現今河北易縣;後遷都薊jì,現北京
西周時燕國始封地在今河南的郾城地區,郾通燕,後來像很多其他諸侯國一樣,為了國防需要,向邊疆地區遷徙,並把國名一起帶去,最初在易縣東界的留召村,這裡是殷商時代就存在的小城堡,後繼續前進至北京西南50公里的董家林古城,這是古“燕水”流經之處。不久,國都又遷徙至北面8裡地的良鄉(時為周厲王時期),傳9王之後,因為山戎的攻擊,恆侯徙臨易,臨易是第四個都城。四十年後,(約前657年)襄公繼位,這時才滅掉今北京附近的小國“薊”,並把都城遷到了薊城。這是燕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的都城。薊城位於北京市區的西南部分。
趙國——都城邯鄲,現今河北邯鄲
趙國曾三次遷都, 一、國都初為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二、遷都中牟(今河南鶴壁西)。前424年,趙獻侯即位,為便於東向擴張,一年後遷都到中牟;三、定都邯鄲(今河北邯鄲)。戰國中期,為繼續向東擴張,前386年,趙敬侯遷都到邯鄲。
趙國遷都邯鄲的直接原因也是因為內亂。趙敬侯即位時,公子朝叛亂,中牟遭到破壞。於是趙敬侯將都城遷往邯鄲,當然,更深層的原因是,趙國經過幾代君主多年經營,到趙敬侯時期,已發展成為一個東方強國,準備進取中原,爭衡天下,但趙國西面的秦此時是秦獻公在位,已經開始了東進攻擊魏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遷都邯鄲,也遠離了秦國的威脅。
魏國從安邑遷都到大梁,也就是河南開封一代。開封古時成為汴,汴州、汴梁說的都是開封,是八朝古都。不過現如今的開封市是在後來建立的。公元前225年,秦國武將王賁奉始皇帝命攻打魏國,由於魏國佔據黃河天險,所以王賁一時間無法攻下,不過他想到了水攻,於是就引來黃河水淹沒了大梁,結果大梁城成為了黃河水底城市。魏國也在大梁被淹沒之後滅國。之後黃河水退去,大量成為廢墟,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沒有直接在廢墟上進行修復,所以魏國都城到現在仍然是一片廢墟,遺址就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市西北處。
南韓——都城新鄭,現今的河北新鄭市
首先,南韓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進入到戰國時期,平陽成為南韓的第一個都城。其次,公元前424年前後,南韓從平陽遷都到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一帶),就現在的宜陽縣一帶來說,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南臨嵩縣,西望洛寧,北接新安,東南與伊川為鄰,西北與義馬市澠池接壤。再者,公元前408年前後,南韓從宜陽遷都到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帶)。陽翟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臺之享。最後,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就新鄭來說,對應的是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一帶,新鄭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淺山丘陵區,東部為平原,西北部為丘崗地。作為中原地區的繁華城市,新鄭因為鄭國的多年經營,所以人口密集、工商業繁榮,這也是南韓遷都新鄭的重要原因。
紹興以及周邊地區,是中國古代于越部族的主要活動中心,這支號稱百越之首的于越民族,雖然源流尚不清楚,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初期,相繼在這片地區發現了餘姚河姆渡、蕭山跨湖橋和嵊州小黃山等新石器時代的早期遺址,所以很多人就意識到,這裡遺址的原住民,很可能就是于越部族的祖先了。
結語根據統計,光是春秋時期的國家,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有140多個,其都城到現在很多都找不到了,分別由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等。
-
5 # 歷史簡單說
我們知道,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齊國,那我們來說一說,它們各自的都城(比較長期的)都在哪裡,又有什麼樣的變遷?
秦國秦國公元前677年,遷都至雍城(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公元前350年,在商鞅的建議下,秦孝公遷都至咸陽城(陝西省咸陽市,西安市)。
楚國楚國先在丹陽(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後來遷到了郢都(湖北省荊州市),後來陸續遷到一些地方,但都不久。
燕國燕國主要的都城在薊城(北京市)。
南韓南韓先都於陽翟(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後來南韓滅了鄭國,遷都至新鄭(河南省鄭州市新鄭)。
趙國趙國先在晉陽(山西省太原市),後來主要在邯鄲(河北市邯鄲市)。
魏國魏國先在安邑(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後來遷都至大梁(河南省開封市)。
齊國齊國的都城沒啥變化,即使後來田氏代齊了,一直在臨淄(山東省臨淄市)。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一些都城之外,戰國七雄都有暫時的遷都,但呆的時間也都不長,就沒有提及了,上面說的是比較長期的都城,比如秦國的咸陽,趙國的邯鄲,魏國的大梁,齊國的臨淄,趙國的邯鄲,南韓的新鄭,燕國的薊城,有人要問你的話,答這些就可以了。
-
6 # HuiNanHistory
戰國七雄秦、楚、燕、韓、趙、魏、齊,這七個國家的都城分別是咸陽、郢都、薊、陽翟、邯鄲、大梁和臨淄。
那麼,戰國七雄的都城分別都在今天的哪個省呢?
首先是秦國的咸陽,地理位置是在今陝西省咸陽市,目前還留有咸陽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至於楚國的郢都——這個城市比較特殊,並沒有固定的地理位置。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徙,而且每次都會將都城稱作郢。
例如,較早的都城是在丹陽,後來還遷徙到了宜城、壽縣等地,總之是居所不定。
再有是燕國的薊,就是現在的北京。這點不需要多說了。
南韓的都城陽翟,在今河南禹州。據傳說是夏禹建國時的首都。在公元前408年,韓景侯將南韓的國都自平陽遷至陽翟。
趙國的首都是邯鄲,這是很著名的戰國城市了。邯鄲學步這個成語就與其有關。
最後兩個分別是魏國的大梁城,位於今河南省開封市的西北。在戰國時期,魏惠王遷都至此。
齊國的都城是臨淄,這也是今天的一個城市,大家都聽說過齊魯大地吧,就是這段歷史的代名詞。
-
7 # 史學達人
戰國七雄中,它們的國都,也存在變遷的情況,有的是因為軍事原因,有的是因為政治原因,不得不遷都。
我們就說一些影響力比較大,最被人熟知的一些吧。
秦朝我們都知道,它是戰國的終結者,畢竟最後的天下,還是被大秦帝國給統一到了一起。
秦國的國度就是咸陽。
楚國也有多次遷都的經歷,其中最為有名的一個都城就是郢都。楚國之所以要遷都,和秦國的強大有關。
因為秦國強大了,要攻打楚國。楚國就不得不向南,向東,變遷自己的都城。鄀都(今湖北省宜城東南),鄢都(湖北宜昌),陳都(今河南淮陽)。
這些都做過楚國的都城,它遷都就是為了避免秦國給自己造成重大的打擊,可見當時的秦國確實是別人惹不起的。
南韓的都城比較有名的一個就是新鄭。新鄭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鄭市。當然了戰國七雄當中,南韓是最弱小的一個。
它遷都,也是因為受魏國和秦國的壓迫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選擇,最終他們就把都城定在了新鄭這個地方。
趙國的都城,最有名的一個就是邯鄲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還有秦末大亂的時候,邯鄲一直都是趙國最為重要的都城。
魏國的都城有兩個, 一個就是安邑(今山西夏縣),另一個就是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之所以會遷都,就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強大起來了。魏國和秦國打了一仗,魏國失敗了,為了避開秦國對自己造成的損失,他們不得不遷都。
齊國的都城,也就是臨淄(今山東臨淄)。
燕國的都城薊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
8 # 這個歷史很正
都城:安邑後遷至大梁。
第二個楚國,人口最多,版圖最大的國家。
楚國強盛之時,霸道無匹,為了能夠合法的吞併諸侯國,自稱為蠻族之人,結果就是楚國統一了南方,人口、版圖最大,然而為了統治之便利,因此也是遷都最為頻繁的一個國家,是最有希望統一天下之國。
第三個秦國,從一邊陲小國,從來夢想著兵出中原,歷百年之艱辛,奮六世之餘烈,成天下第一強國,出關一統天下山河。
都城:雍都,咸陽。
趙國,於危難之際,武王橫空出世,胡服騎射,打造中原第一支騎兵部隊,北擊林胡,東並中山,西拒秦國,為戰國末年唯一能與秦之虎狼相抗衡的國家。
齊國,據中原最為富饒之土地,為中原最為富裕之國度,然自田氏代齊,齊國沉溺於聲色之間,最後屈辱滅國。
都城:淄博(臨淄)
南韓,自三家分晉後,便一直是三家種最弱的一股,且被秦、楚、魏三國圍困於中,擴無可擴,處三國亂戰之地,基本決定了南韓不可能崛起。
最後是燕國,地處中原之北,北有遊牧民族的侵擾,南有趙、齊阻隔,國祚822年,然確實戰國七雄最為弱小的一方,土地貧瘠,人口稀少。
都城:薊。
-
9 # 浮沉的歷史
秦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383年,秦國以涇陽為都,今陝西涇陽縣。
二、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將秦國都城東遷至櫟陽。前383年—前350年,秦國以櫟陽為都,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
齊國都城的變遷一、前403年—前221年,齊國以臨淄為都,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注:在五國伐齊之戰中,齊國都城臨淄被燕國佔領,當時的齊國以莒為臨時的都城。
楚國都城的變遷一、前403年—前278年,楚國以郢為都城,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二、前278年由於秦軍攻破了楚國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於陳城。前278年—前241年,楚國以陳城為都城,在今河南省淮陽。
三、由於楚考烈王組織的伐秦之戰失敗,為了避秦軍的鋒芒,在前241年東遷到了壽春。前241—前223年,楚國以壽春為都城,今安微省壽縣。
燕國都城的變遷
一、前403年—前222年,燕國以薊城為都城,今北京市房山區。
南韓都城的變遷一、前403年—前375年,南韓以陽翟為都城,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
二、前375年,韓哀侯滅掉了鄭國,將國都遷到了原來鄭國的都城新鄭。前375年—前230年,南韓以新鄭為都城,今河南省鄭州市。
趙國都城的變遷一、前403年—前386年,趙國以中牟為都城,今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
魏國都城的變遷一、前403年—前361年,魏國以安邑為都城,今山西省夏縣。之後到前225年,秦國滅亡魏國一直以大梁為都城,今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有關魏國何時遷都大梁的問題,歷史學界一直有爭論,分別有魏惠王六年(前364年)、九年(前361年)、三十一年(前339年)三個不同的版本。
-
10 # 薩沙
齊國
齊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前三的強國之一。
齊國的領土大概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河北省一部。
齊國的首都叫做臨淄,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東北部,有800年的歷史,直到被秦國消滅。
楚國
楚國也是戰國七雄實力前三的強國。
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國最初的地盤主要是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部,後期擴大到江蘇、浙江一部,國土面積相當遼闊。
楚國最初的首都是丹陽,後來搬遷到郢城。
其中郢城作為首都時間最長,有400多年。
郢城大概是今天湖北省江陵紀南城,直到被秦軍白起擊潰,被迫遷都。
秦國
秦國是戰國七雄之首,國土大概是今天的陝西、甘肅一帶。
當時陝西的關中平原是中國最適合農耕的地區,糧食產量極高。
秦國首都是咸陽,也就是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東北,作為首都有100多年的時間。
在秦國後期,秦國地盤擴充到四川,實力又大為增加。
趙國
趙國是僅次於上面3個國家的強國,因常年和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軍隊頗有戰鬥力。
趙國的領土就是今天山西、內蒙古、河北一帶。
他的首都是邯鄲,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邯鄲市。
邯鄲的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是一座大城市,趙國在邯鄲建都長達150多年,直到被秦國消滅。
魏國
魏國本來是戰國七雄最早的霸主,君主為姬姓。
該國以重步兵雄霸天下,一度無人能敵。
魏國的領土包括陝西和河南省一部,首都叫做大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大梁作為首都有140年,直到被秦國大軍引水攻破。
南韓
南韓的領土是今天的河南、山西一部,首都新鄭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鄭縣。
南韓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
燕國
燕國是戰國七雄最靠北的國家,包括今天河北、內蒙古、遼寧各一部。
燕國的首都叫做薊城,在今天北京城西南。
回覆列表
屬於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旅遊景點:東周殉馬坑、天齊淵、金嶺清真寺、姜太公祠、石佛堂;
特色美食:醬牛肉、水煎包、國槐茶、神仙豆花;
歷史人物:賈思勰、孔融、左思。
公元前七世紀時,匈奴的一支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燕桓侯為躲避山戎的侵擾被迫遷都於臨易(今河北容城),自燕襄公元年(前657年)始遷回薊城。
如今北京的地位就不多說,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全世界也是毫無爭議的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城市。吃喝玩樂工作生活,無論是誰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旅遊景點:故宮、天安門、恭王府、八達嶺長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特色美食:老北京炸醬麵、炒肝、滷煮、爆肚、北京烤鴨、驢打滾;
創業工作:百度、位元組跳動、京東、聯想、小米,以及數不清的大型國企;只是多說一句,對於北漂來說,生活成本太高了。
邯鄲是現在河北省的地級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起都郢、新鄭強不少,好歹也是全國較大的市之一,現在發展的還不錯。
旅遊景點:趙邯鄲故城、武靈叢臺、銅雀臺、媧皇宮、蘭陵王墓;
特色美食:美食林扒雞、彭城三下鍋、峰峰抿節面,磁縣胖妮燻雞、永年廣府牌酥魚、臨漳臨英薰兔、馬頭魏記薰兔;
歷史人物:秦始皇、王莽、藺相如、荀子、鄧麗君、韓喬生。
大梁這座城市現在已經沒有了,位置大致在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一帶。這開封市也是八朝古都,只是現在城市不大。
旅遊景點:清明上河園、開封府、大宋武俠城、大相國寺;
特色美食:灌湯包、宮廷杏仁茶、雙麻火燒、蔥油餅、鍋貼豆腐;
歷史人物:蔡邕、曹植、崔顥、范仲淹、王安石。
新鄭是現在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級市,也很悲慘,不過旅遊資源很豐富。
旅遊景點:黃帝故里、嫘祖故里、裴李崗遺址、鄭國車馬坑、鄭韓故城;
特色美食:攬鍋菜、滷肉、蓮蓬魚、清真扣碗;
歷史人物:黃帝、炎帝、子產、韓非、張良、白居易;
楚昭王時期再一次遷都鄀都(今今湖北省宜城東南)。楚惠王時期又遷都鄢都(今湖北省宜城)。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陳都(今河南淮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巨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又遷於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楚國首都都郢,混的更慘,現在連地級市都不是,淪為了湖北省荊州市的荊州區。
荊州市是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旅遊景點:荊州古城、章華寺、荊州博物館、關公義園、黃山頭森林公園;
特色美食:荊州魚糕、千張扣肉、冬瓜鱉裙羹、油炸藕丸、荊州八寶飯;
歷史人物:楚莊王、伍子胥、張居正、袁泉、曾黎、諶龍。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咸陽也成了全國的首都,兩千多年過去了,曾經的首都咸陽成了一個普通的地級市——咸陽市,歷史上也出了一個大名人:王重陽。
咸陽市在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目前是陝西省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西安、寶雞。
旅遊景點:周文王周武王周陵、武則天乾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馬嵬坡楊貴妃墓;
特色美食:油潑面、燒雞、辣炒蝦尾、御面、鍋盔牙子、漿水面;
歷史人物:王重陽、李靖、馬超、班超兄
2、楚都郢城,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
3、燕都薊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
4、韓都新鄭,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新鄭市。
5、趙都邯鄲,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
6、魏都大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
7、齊都臨淄,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
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通過不斷的考古發掘以及各種史料記載所得到的結果,當然隨著我們考古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