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馬小馬蹦蹦跳
-
2 # 廈門美食記
雞蛋漢堡算吧。
表皮酥脆可口,內餡料有肉沫,香腸一整顆雞蛋。等熟了之後再加點黃瓜,酸菜,甜辣醬等。非常好吃。不過都是擺攤的。也不是很好找。平均一個3元。
在廈門有一家口碑老店,老思西雞蛋漢堡。可以嘗試一下,肉沫很多。排隊的人蠻多的。
-
3 # 武大郎快樂生活
路邊小攤美食還是特別多的,我最喜歡路邊吃的臭豆腐,幾天不吃,就特別饞,吃了一次,就忘不了那個臭豆腐,這就是路邊攤上的,烤冷麵也是,也是紅遍了大江南,也是特別受大家喜歡小吃,我也是特別喜歡吃,烤冷麵,不管天多冷,只要有擺攤的,我就會出去買一兩份,吃完了,就感覺特別滿足,
-
4 # 淡妝濃抹Q簡
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是兒童公園旁邊的手工小湯圓。
那是20年前,我19歲,大二。在公園旁邊的一個小區裡,做家教。一個月160塊錢。
那是個冬天,小區離學校有一段距離。每次都是他送我去,然後在樓道里等我。學生是個五年級的小女孩,父母都很忙,學費從100元給我加到160元,就是要求,我家教的那天,必須等到女孩的父親或母親,下班回家了,我才能走。所以,有時候,是1小時,有時候是2小時,甚至3小時。
無論我什麼時間,從小女孩家出來,他一定在一樓的樓道等著。那時候,冬天的雪,特別多,特別大,風也嗚嗚地刮。他說他只要不停地走動著,就不冷,他給我用圍巾抱住頭,再從脖子繞一圈。他說我像冒著傻氣的大頭娃娃。倆人鬧著,笑著,拐到公園旁的小吃攤,吃一碗熱乎乎的小湯圓。
賣湯圓的是一個60多歲的老奶奶。地上支撐著一把大大的油布傘,遮擋風雪,一張小桌子,一個煤火爐。有人來了,老太太,就從桌子下面的小盆裡,揪出一團糯米麵,在手心團成小湯圓,下到鍋裡煮,一碗有六個,煮好了,會挖一勺她自己釀的米酒,在來一點白糖加到碗裡。
每次,他只要一碗,他說自己不喜歡吃。他把我的左手捂在他的雙手裡暖著,眼睛一刻不眨的,看著我吃。有雪花飄落在碗裡,更有溫暖刻在心底。
後來,我吃過很多種類的湯圓,甜的,鹹的,包餡的,實面的,路邊攤的,五星級酒店的......但再也沒有吃出過老奶奶湯圓的那個甜和溫暖。
好多年以後,我一個人又去了那個地方。公園還在,只是城市的規劃已經不再允許有路邊攤。尋而無果,我難過了好一陣子。
我們還是我們,我們已不再是我們。
而,那碗小湯圓,依舊是當初的樣子,在我心底。
-
5 # 銅豌豆姐姐
長春市桂林路上某家麻辣燙,二十幾年前吃過,至今念念不忘。一條路好多家,唯獨這家出彩。
菜式也是那些普通菜,白菜,生菜,茼蒿,菠菜,豆腐泡,粉條,豬紅之類。
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矮矮的,瘦瘦的,沒比大鍋高太多,用大笊籬燙菜,放進套了一個塑膠袋的大碗裡。淋點湯,自己加調料,這家的調料種類特別多,有十五六種,麻辣燙小店卻吃出火鍋店的感覺。
滿滿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麻辣燙,只要三元錢。再加一瓶冰汽水,絕配。年輕時脾胃好,牙口也好,這麼冰火兩重天的搭配卻覺得妙極了。
後來走過很多城市,吃過很多麻辣燙,都遠不及桂林路上那一家。要麼趕時間匆匆燙一下就出鍋,食材還是生的。要麼只有四五種調料,簡陋得很。
如果再去長春,我一定直奔桂林路,只是不知道還能否找回二十多年前的味道。
回覆列表
油炸小魚兒,味道簡直一絕,那會兒去廣西玩的時候吃過,10元一份,味道很好,而且很實惠。炸的酥脆,感覺很好吃,南方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