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
2 # 崑曲藝術
崑曲因發源於江蘇崑山而得名。
崑曲最早源自崑山巴城境內傀儡湖旁的傀儡戲,而後發展成崑山腔,乃至崑曲和崑劇,這些都是在崑山境內完成的。
在崑曲1200餘年發展史上最關鍵的代表人物,對崑曲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歷史性貢獻的代表人物,如黃幡綽、顧阿瑛、魏良輔、梁辰魚等都是崑山人。
因此,崑曲與崑山骨肉相連,血脈相通,二者永遠不可分割。
【黃幡綽】•傀儡戲
1200年前的唐朝宮廷伶人黃幡綽,擅演參軍戲,機智幽默,相傳唐玄宗幾日不見黃幡綽就龍顏不悅。安史之亂,幾經周折,終回到家鄉崑山巴城。黃幡綽結合當地小調,創排傀儡戲,在箬帽湖(今名傀儡湖)上演,死後黃幡綽便葬在此地,山以人名曰綽墩,湖以戲名曰傀儡。黃幡綽留下了唐代宮廷樂以及當時的民間小調,為後來的崑山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顧阿瑛】•崑山腔
生活在600年前的顧阿瑛,40歲後將生意交給子女打理,其建造龐大的“玉山佳處24景”,廣邀天下雅士來此雅集,楊維楨、倪雲林等都在雅集之列,琴棋書畫、歌伎獻唱,就是在這樣的雅集環境中,加上唐時黃幡綽留下的遺音,崑山腔產生的最重要的因素,都凝聚在顧阿瑛的玉山雅集中。三十多年一百多次的雅集中,共產生五千多首詩詞,相當於當時同時期詩詞總量的七分之一,佔整個元朝詩詞量的二十四分之一。可惜的是龐大的“玉山佳處”毀於戰火,顧阿瑛親手栽下的銀杏成為唯一尚存的見證(今綽墩山金粟庵遺址旁)。
【魏良輔】•崑曲
距今500年前,崑山腔還不是崑曲。魏良輔初習北曲,後到太倉一帶聽聞張野塘唱北曲,而且唱的非常好,便與他交朋友,最後將女兒嫁給了他。兩人相互研磨,魏良輔更是“十年不下樓”潛心研究,融合南北曲(以及崑山腔)之所長,加上江南絲竹樂器,打磨後的新聲腔“水磨調(水磨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崑曲。
【梁辰魚】•崑劇
崑山腔非崑曲;崑曲也非崑劇。當時的崑曲只是以演唱方式呈現,真正使之能夠到舞臺上演出的,是巴城西瀾漕村的詞人梁辰魚。他愛好遊山玩水,不喜做官,寫了本《浣紗記》(初名《吳越春秋》),請自己的家班,按魏良輔打磨後的“水磨調”排演《浣紗記》,搬上了舞臺,從此崑曲而崑劇。王世貞詩:吳閶白麵冶遊兒,爭唱梁郎雪豔詞。從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浣紗記》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
回覆列表
崑曲又稱簡稱崑腔、崑山腔或崑劇。元代後期,南戲流經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音樂相結合,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它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間(1531~1541),居住在太倉的魏良輔借張野塘、謝林泉等民間藝術家的幫助,總結北曲演唱藝術的成就,吸取海鹽、弋陽等腔的長處,對崑曲加以改革,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號稱“水磨調”的崑曲歌唱體系(魏良輔《南詞引正》、《曲律》)。但這時的崑曲也僅僅是清唱。
之後,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與鄭思笠、唐小虞等對崑曲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他編寫了第一部崑曲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曲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曲新聲撰作傳奇,習崑曲演唱者日益增多。由是崑曲(崑腔)遂與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到萬曆年間它的影響已從吳中擴充套件到江浙各地。萬曆末,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吳門”,並且“聲各小變,腔調略同”,形成了眾多流派,一躍而居諸腔之首。崑曲傳入北京,又迅速取代了繼北曲之後盛行於北京的弋陽腔。它不僅為士大夫所喜愛,而且也深受群眾歡迎,遂逐漸發展成全國性劇種,稱為“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