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筱航
-
2 # 和光同塵一小學童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但理性決策則只需要考慮好的一方面能夠超過不好的方面,且不好的方面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即可,電商亦是如此,但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界定幾個概念,然後再回答其對實體經濟有哪些正負影響。
概念釋義1、電商。電商是電子商務(E-business)的簡稱,是傳統銷售渠道的網際網路化,但又不僅僅是簡單的網際網路化,它滲透到了從市場營銷的網際網路化、商品的線上展示、客戶商品線上選擇、線上下訂單、線上支付、物流環節視覺化等一系列環節,並在未來的5G和物聯網技術彙總可能會更進一步深化。
2、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與虛擬經濟相對的概念,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虛擬經濟,則主要是以金融業為基礎的行業,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資管、期貨等銀行和非銀行金融行業;另外,如果某個實體業態金融化了,例如不動產投資基金或者大宗商品量化投資基金這類,雖然標的是房地產和大宗商品,但它們實際已經屬於虛擬經濟範疇。除此以外,其他經濟業態均可認為是實體經濟。
電商對實體經濟的正面影響1、縮短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降低了交易成本。淘寶、天貓、京東、考拉、通拓等電商,不管他們是B2B還是B2C抑或C2C的模式,它們透過建立平臺將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連線起來,取代了傳統的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或者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縣級代理的傳統模式,這種傳統模式會因為交易鏈條過長,而每個交易鏈條都會存在交易成本,從而提高了商品價格,電商則取消了大量中間環節,從而節約了交易成本。
2、拓展了生產者的銷售渠道,增加了整體社會效益。因為網際網路傳播的廣泛性,中小企業透過電商平臺可以將商品賣到自己無法觸達的區域,甚至是透過跨境電商出口到海外,節省了自身建立渠道所需要耗費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銷售收入,從而整體上提高了社會效益。
3、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約了社會成本。電商平臺首先是產品選擇上,線上方式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而隨著物聯網以及5G的來臨,AR、VR甚至全息投影能夠實現線上選商品的更加真實化;其次是下訂單到付款流程方便快捷,節約時間也節約了人力;商品挑揀到運貨,透過機器人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電商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1、對實體其他部門的擠壓。毫無疑問,傳統銷售渠道與電子商務渠道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如今電商渠道銷售增長十分迅速,以“雙十一”為代表的銷售額不斷刷新歷史記錄,而居民消費增長並沒有電商渠道消費增長得那麼迅猛,這說明電商已經在擠壓傳統這種經銷商渠道、門店渠道等銷售渠道,我們看到很多經營不下去的門店,與這個是有一定關係的。
2、對就業的擠壓。電商因其極大地共享和集中效益,不管是在各種科技應用和流程改善上都非常能體現規模效應,與傳統渠道相比,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如上所言,會存在導致傳統渠道的人員失業的可能。
3、過度壟斷會造成喪失經濟效率。電商渠道過分發展甚至壟斷,會導致中小企業過度依賴,讓中小企業喪失議價能力,從而被電商渠道過度吸血,影響企業發展,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發展,喪失了經濟效率。
回覆列表
電商是提供一個平臺範圍大
實體是孤軍作戰面積佔地小
電商再做大就是辦實體店
實體要做大就是須下功夫
天貓京東是辦生態網路
開市客給實體一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