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欲則剛者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面對匈奴對秦帝國邊境的襲擾,極其憤怒。故而,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戰國時期,由於中原諸侯國間互相征伐,靠近北方邊境的秦、趙、燕諸國,主要精力仍是逐鹿天下,無暇顧及匈奴,只有趙國曾專門對付過匈奴並修築長城。那時,包括河套地區的諸多地區仍被匈奴控制,秦帝國建立後,公元前225年大將蒙恬率秦軍趁夜突襲匈奴河套地區,當時的秦軍戰力異常彪悍,將河套地區的匈奴軍民斬殺無數,匈奴無法抵抗就倉惶逃竄,大多未過黃河就已斃命,落河者亦不計其數。秦始皇又令蒙恬就地駐軍,並築九原郡,連線趙、燕等國的長城,稱萬里長城。此次,使匈奴對秦軍有了一股天然的恐懼與陰影。然而,之後的秦帝國在始皇帝駕崩後,烽煙四起,帝國面對風起雲湧的農民、六國遺老起義,已千瘡百孔,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然而,漢帝國經過高祖文景三代的勵精圖治,到漢武帝劉徹一代時,帝國經濟實力大增,國民殷實,人口數量快速增長。漢武帝劉徹經過一系列的國政改革,尤其是一直困擾帝國內部的諸侯王問題,也在推恩令的高超政治手段中解決。劉徹集中全部國力來對付已經忍無可忍的匈奴。在著名將領衛青、霍去病的卓越指揮下,經過三次戰略反擊戰爭(即河南、漠南、河西和漠北戰役),徹底的解決了匈奴邊患問題。尤其是冠軍侯霍去病出擊河西走廊地區,收復祁連山,並設河西四郡。匈奴人曾形象的唱到: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婦無顏色。

    秦帝國有能力(主要是軍事能力方面)解決匈奴問題,但是沒有精力與機會;漢帝國有漢高祖被冒頓單于圍困白登山七日之恥,有家仇有國恨,更是困擾漢帝國的長遠發展,匈奴就像一塊巨石一樣壓在漢帝國的背部,故而漢帝國能夠也必須會集中全部力量徹底解決匈奴問題。

  • 2 # 船伕

    秦朝大軍一統六國,其戰力不可謂不強,而且同時代還有蒙恬和王翦等歷史上著名的將領帥才,所以秦朝和漢武帝時期的軍隊戰力雖然不好直接對比,但毫無疑問戰力都很不錯。所以造成對匈奴戰略和結果不同的原因,可能處在匈奴身上。

    冒頓單于

    提到匈奴,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冒頓(mò dú)單于(前234年-前174年),攣鞮氏,冒頓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之後統一了北方草原,同時征服了Murano、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

    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潛臺詞就是在此之前北方草原是無數個小部落和小國家。秦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很無奈,你要是傾國之力去打,打誰呢?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就等於沒有明確的敵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有點雞肋了,無奈之下秦始皇選擇了修築長城防禦匈奴。

    冒頓單于和秦始皇、劉邦的生卒年對比

    大家看一下,漢朝可不是一下子就讓匈奴一敗塗地的,準確的說是,秦朝時期軍隊北御匈奴可是沒讓遊牧民族肆無忌憚的南下掠奪,倒是漢初丟盡了面子,白登之圍弄得劉邦毫無抵抗之力,最後靠走”太太路線“賄賂閼氏才得以脫身,再後來又是和親,又是送禮物的,隱忍了幾代人才攢下了反攻匈奴的家底,而此消彼長,匈奴也因為內部鬥爭分裂內耗,與鼎盛時期(冒頓單于)也已經無法同日而語。

    【而後天時地利人和,才有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豐功偉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養豬是不是最佳時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