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金逐銀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哪一天死去,可能會更加珍惜現在的時間。能夠知道先做哪些事,不至於留下遺憾。現在的很多人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哪天死,所以才有恃無恐的揮霍時間,總覺得日子還長著呢。其實有可能日子明天就沒了。

  • 2 # 卿菁

    如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死的日子,估計人類會活的更明白。會少了很多的勾心鬥角,陰奉陽違。內心會不會崩潰,這也分什麼人,如果樂觀的人會更好的享受活著的每一天,讓生活質量達到能力所及的最好。悲觀者會看透人生,不求上進,反正知道自己要死了,就這麼過吧!所以,世界是五花八門的,人生也是形形色色的,不可同日而語。那些積極樂觀之人,會抓緊在有生之年有計劃的完成自己的心願,抓緊盡孝,抓緊讀書學習,在可知的歲月裡安排好自己的一切,這何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會少了不少遺憾。不會存在人還在錢沒了或人沒了錢還在的事,類似此類問題都會在有生之年被安排好。

    而消極悲觀之人卻可能相反,原來做的不錯,但知道自己的死期後,反而內心崩潰,失去了積極做事的動力,精神頹廢,委靡不振,也可能變的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對他人不聞不問。

    還有些人有可能因此而走上犯罪之路,反正要死了,還管那麼多,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所以,人類是複雜的,知道死期是否會崩潰取決於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和改變。無論知道自己死亡時間還是不知道,人生還應該朝向積極向上的方向走,因為這樣人的內心才會真正的輕鬆愉快,人類不管是知道還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離世,最終都得離世,所以,做人還是要有一定的準則才對。

  • 3 # 貞真

    從你的問題裡,我感覺到你好像在思考死亡這個話題,你問別人會崩潰嗎,是否可以猜測一下,你很想知道別人是怎樣看待死亡的。知道這些是否會讓你去對比自己關於死亡的思考,減緩自己想到這個問題的焦慮?

    其實,對於這個話題,即使我們很少與人討論,但在我們內心深處可能不知反覆想過多少遍了。小時候,看到村裡有人去世,會去觀看儀式。看到棺材被放入坑裡的瞬間,會想到,將來有一天我可能也會被這樣埋入地下,強烈的焦慮害怕升起來,但又不能跟別人說。慢慢長大,發現周圍人很避諱談到這個字,自己也慢慢變成跟他們一樣的模式。這種模式直到接觸心理學之後才開始發生變化。

    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的兩大本能,生和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生前和死後是一樣的,我們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暫的光亮,夾在兩方永恆的黑暗之間。這兩頭的黑暗其實並無差別。但我們能平靜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卻忌諱談論日益臨近的另一頭。

    存在主義認為,人一生有四個主題: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不可避免的死亡,我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我們需要的自由和責任,人生也許並無一個明確的意義感。

    空談死和生,都是沒有意義的,在有限的生命裡體驗歷程,讓真實的自己呈現,自然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也許就是人生的價值。這就像看別人游泳和自己跳入水裡體驗游泳一樣。當你像人魚一樣在水裡自由遊走,感受到水的無形,Sunny暖暖的照射,內心的充盈,身心的愉悅,可能這就是生命意義所在。

    關於對死亡的思考,建議看一看電影《弗裡達》和歐文亞龍的書《直視驕陽》。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體現了存在主義關於人生四大主題的闡釋。看完後可能你會對死亡有不一樣的理解。《直視驕陽》這本書的主要意義是把死亡拿到桌面上來談。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來源於不確定性。就像死亡,在思考它的人都沒有經歷過,意識裡越是忌諱,潛意識裡越多好奇,它對於我們來說越是不確定的。當我們能夠直面它,具體描述它時,焦慮似乎自然減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costco的價格便宜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