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許速遞
-
2 # 四川江山笑
張飛對“投敵”的關羽和趙雲的態度,表明了其政治立場上的堅定性。在他眼中,“忠”字在前,“義”字在後,無“忠”就談不上“義”。這,正是張飛的可敬之處。
-
3 # 天谷尋蘭
”桃園三結義“永固了兄弟之的感情,張飛也非常瞭解二哥,關羽肯定不會投敵。這就是交心弟兄的信任所在。
趙雲和張飛是半路兄弟,怎能和關羽相提並論。
熟悉三國文化的朋友們,都是非常的清楚張飛的性格的,他的性格有兩個特點特別的明顯,一個就是粗中帶細,還有一個就是嫉惡如仇;粗中帶細就不用多說了,從之前他故意的喝酒醉,然後趁機的拿下顏良還有擊敗張郃,我們就能夠看出來,嫉惡如仇的話,也很明顯,他的眼中 就不允許一個他討厭的人的存在,從他一次又一次的懟呂布,我們就能夠看出來,他非常的看不慣呂布的反覆無常,不忠心,還有唯利是圖的行為。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的是,他認定了關羽和趙雲也投降了敵人,但是對他們倆的態度卻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在這部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了關羽他投降了曹操之後,掛印封金,路過了張飛所佔據的古城的時候,張飛聽說了關羽經過這裡之後,就立刻帶好了裝備,上馬衝了出去,打算和關羽開戰,關羽嚇了一跳,急忙的躲了過去,同時和張飛說:”賢弟為什麼要這樣?不要忘記了曾近我們的情義”。張飛聽了之後,就更加的生氣了,他說:“是你先不講情義在前的,現在還有什麼臉面和我來說這樣的話!”關羽說:“我怎麼不講義氣了?”張飛說:“是你先背叛了自己的兄弟,而且還投降了敵人曹操,獲得了賞賜,現在還來和我見面,我今天一定要和拼個你死我活”。在長坂坡的時候,他聽說了趙雲也是一樣的投降曹操的時候,他的反應是:等我親自去把他找到,要是見到了,就一槍刺死他。為什麼同樣是認定了兩人投靠敵人,但是嫉惡如仇的他,對於這兩個人的態度卻有很大的不同,這可能有四個原因!
第二:關羽投降曹操的原因其實當時關羽並不知道,所以這一次關羽到了他的地盤,他還以為是關羽奉曹操的命令,帶著兵馬來捉拿他的,所以這一場戰役就是一場惡戰,他們倆人結拜開始,就一直相處在一起所以對於關羽的武藝,他是非常的清楚的,張飛自己也是知道的,肯定是大不贏關羽的,所以沒有必勝的信心,“一槍刺死”是沒有這個可能的;自己只能儘自己的全力,自認就是“拼個死活”了。
第三:從小說裡面的 描述來看,趙雲正式的投靠劉備,是在關羽和張飛的這一次相見之後。其後不久,在官渡之戰中,袁紹失敗了,穰山之戰突圍後劉備投奔劉表,之後的幾年一直在荊州,長坂坡之戰之前並沒有很大的戰事,一方面,張飛對趙雲的真正的武力可能沒有很多的瞭解(因為趙雲真正的實力展示出來是在長坂坡之中,也是因為這一場戰役,趙雲才得以名揚天下),另一方面,張飛對於自己的武藝還是非常的有信心的,雖然他覺得自己打不贏關羽。但是打敗趙雲還是沒有很大的問題的,所以他才會說出“一槍刺死”這麼囂張的話的。
第四,從糜芳的口中,張飛就已經認定了趙雲就是投靠了敵方,但是劉備正是處在難逃的時候,軍心非常的不穩,而趙雲是劉備的一個大將,在劉備的陣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個時候,他選擇投靠曹操,真的幾乎是給了原來就很困難的劉備又一把刀,劉備陣營的軍心就會更加的動盪了,所以張飛是需要用自己強硬的手段來斬殺了他認為已經投降曹操的趙雲,藉此來穩定自己陣營的軍心的,所以不管能不能打贏他,這句話一說出來,還是有用的。所以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能夠看出來,面對同樣是張飛認為的投敵的關羽和趙雲,他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