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挑劍論古今
-
2 # 使用者9785321327167
所謂噶爾丹服毒自殺是清朝編造騙天下不知情者,實乃頭痛腦血管出血死去,請參看噶爾丹傳,不要相信清朝辜禍人心的資料。
-
3 # 蘇月是一種風景
葛爾單只是一個地方勢力罷了,怎麼會說成對標成吉思汗。康熙那時候雄才大略,才智過人,又有國民的支援,還有這麼多滿清鐵騎。
-
4 # 媚之夭夭
這個葛爾丹,就是把成吉思汗當崇拜偶像的那個蒙古人。此人野心極大,十多年來,他東征西殺,遠交近攻,在西蒙古以老大自居,又與羅剎國眉來眼去。
康熙二十六年,葛爾丹認為時機成熟了,就率十萬蒙古兵東進。先佔領了東蒙古的烏蘭布通,然後漠南,漠北,再殺進關內,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奪取清朝的江山!
當然這些是葛爾蘭一廂情願!科爾沁王的缺席,羅剎國的不配合,沙皇彼得的無暇顧及,讓葛爾丹苦不堪言,又進退兩難!
面對葛爾這個小丑的表演,康熙大帝怒了!在康熙大帝的心中,葛爾丹應該是好好的呆在西蒙古草原。
當戰報急急傳到京城,康熙大帝大發龍威,決定親征葛爾丹,一定剿滅他!
大將飛揚古,直接指揮戰役。第一仗,青年將領年羹堯率領幾千騎兵衝入葛爾丹大營,所向披籬,佟國剛又率五千人夾擊,讓葛爾丹潰敗,
首戰告捷!葛爾丹逃離了烏蘭布通!
葛爾丹寄於厚望的駝城,在飛揚古的大炮之下紛飛煙滅!連續敗了幾仗的葛爾丹,損失慘重!好在羅剎國和達賴喇嘛支援他!葛爾丹就用駱駝佈陣,企圖扳回勝利!
飛揚古下令三十三門大炮齊發,年羹堯和佟國剛左右衝殺,
葛爾丹陣營大亂,死傷無數。
看到大勢不妙,葛爾丹混在人群裡逃走了!
康熙大帝正面追擊,飛揚古向西北包抄,葛爾丹絕望了!一路追殺,康熙大帝身先士卒。一定完殲葛爾丹!還寫詩一首賜予飛揚古,以表決心。詩曰:
勁旅征戰膽氣豪,
冰矛青劍霜刃刀。
待到天兵凱旋時,
親與將軍脫戰袍!
經過八天急馳軍,葛爾丹殘部全部被包圍!
再無援兵,突圍無望,葛爾丹絕望得吞金自殺。
這就是典型的螂臂擋車!在康熙大帝的天威之下,葛爾丹就這樣煙滅紛飛了!
曾經準格爾帝國是與俄羅斯帝國、清帝國三足鼎立一時的三大帝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一度在俄羅斯的支援下企圖逐鹿中原,最後被清帝國不斷打擊、肢解,最後滅亡,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葛爾丹不是黃金家族後裔,沒有得到全蒙古擁護
當時蒙古部落是分成了好幾塊,在滿清對林丹汗不斷打擊後,東蒙古各部投降了滿清,滿清皇帝為汗,因此清朝皇帝同時是蒙古大汗,清軍中甚至還編有蒙古八旗,葛爾丹在東侵的過程中,觸動了東蒙古各部利益,使得他們與清帝國團結更緊密,而其身份並不是黃金家族直系,也沒有得到蒙古各部廣泛的支援。
二、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因為有俄羅斯撐腰,有感覺自己實力強勁,就頭腦發昏,企圖逐鹿中原,但是一方面俄羅斯只是給他資助了一些火槍,並沒有出兵幫他,其次他的武力打擊蒙古各部搶地盤還是足夠的,但是與清帝國在面積、人口上還是有很大差距,清軍失敗一次還可以馬上在徵集兵力,準格爾帝國確是受到幾次打擊後就一蹶不振了。
三、宗教號召力也不強
葛爾丹只是藏傳佛教的四大活佛之一,而清帝國得到了達賴和班禪的支援,康熙皇帝並被達賴授予了尊稱,受到藏傳佛教的信徒的追隨,因此在宗教影響力上,清帝國也是佔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