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弟養牛
-
2 # 紫竹飛宇
牛體溫達到39℃以上稱之為發燒。牛有些發燒疾病是重病的訊號,如不及時治療,不但會加重病情,嚴重的還會造成死亡,給養殖戶造成損失。特別是發高燒過久時,畜體各系統器官功能及代謝都會發生障礙和受損,營養消耗增加,消化功能減弱,畜體消瘦,以致引起併發症。因此,對發高燒的病牛,除及時請獸醫診療外,對病牛應加強護理,給予好的居住和飲食條件,幫助病牛與有害因子作鬥爭,加快康復。
一、牛發燒的診治
牛發燒,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1、持續不退的發燒:牛持續數日高燒不退,體溫日差在1℃以內的高熱,稱之為稽留熱。多見於牛瘤、大葉性肺炎、牛副傷寒和牛敗血症等。
2、爬臥不起的高燒:牛突然增加運動量,全身出汗,體溫升高,可引起牛心肺機能障礙,導致牛肌肉疼痛,四肢顫抖,常臥地不起,致使心力衰竭而死。
3、面板腫脹性發燒:發燒病牛在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髮生水腫、氣腫或腫脹,伴有發燒症狀,如牛流行性感冒、牛惡性水腫、氣腫疽、牛巴氏桿菌病(牛出血性敗血症)、炭疽病等。
4、非感染性發燒:一是由惡性腫瘤引起的腫瘤性發燒。二是由抗原與抗體複合物釋放的淋巴激素引起的免疫性發燒,該病症多見於免疫性疾病和藥物過敏症。三是由自體蛋白或異種蛋白分解物引起的蛋白性發熱,多見於外傷、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內出血等。四是由於犢牛調節體溫差,如天氣悶熱、不通風、供水不足引起的脫水症等。
二、對發燒過後的牛應採取以下措施
1、多飲水
病牛發燒後,牛體營養物質消耗多,口乾舌燥,食慾減退,以致厭食。所以,應滿足水的供應,否則將加劇病情。要多飲水,以補充體液,促使腸道毒素排出,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糖、鹽更好。
2、多休息
牛舍應保持清潔衛生和安靜,讓病牛多休息,減少病牛的肌肉活動,以降低體力的消耗和熱能的產生。病牛睡眠時不要打擾,較好的深睡眠,可明顯增強牛體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3、多冷敷
病牛體溫過高時,除用藥外,可用冰水、冷水冷敷頭部,如果配合刷拭牛體效果更好。冷水要5分鐘左右換一次,保護病牛腦細胞和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正常功能,防止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但胃寒或打寒戰的病牛忌用此法。
4、多喂料
病牛高燒減食後,要多喂適口、易消化、有營養和有鹹味的好飼料,再多喂些青飼料,以滿足病畜的營養需要,增強抗病能力。必要時飼餵調理腸胃的藥物,以增強食慾。一旦病牛吃料量有所增加,說明病情大有好轉。
三、發燒牛的救治
對於發燒的牛,要及早作出正確診斷,查明發熱原因,針對病因及早進行辨症施治:
1、對於發燒牛,要注意改善環境,注意讓牛休息好,給予其易於消化且有營養的飼料。
2、要注意供給補充水分,讓其自由飲用。因牛發燒後,口乾舌燥,失水多急需補水。同時,飲水還有瀉火、促使糞便通暢的作用。
3、當牛體溫升高到39℃以上時,首先應考慮退熱,如針灸、毛巾冷敷等。
4、藥物退熱,可用東方健牛蹄金配合地米考星,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2天,如有高熱的,先用小柴胡降溫,同時飲水新增維生素C,葡萄糖連飲三天。
謹記:孕牛不得加地米。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退燒藥,應先從小劑量開始,以防體溫驟降,出大汗,發生虛脫。
回覆列表
是不是上頓食吃多了,如果吃多了一次少吃點青草慢慢就好了。如果不是吃多了,牛胃裡或者其他腸道有鐵東西,在一個就是牛經常舔牛毛時間長了就容易造成胃裡有牛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