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槃
-
2 # 蛋科夫斯基
用飛機背,通常是用播音747,這是在驗證滑翔降落,並不是一次正規的發射任務。
太空梭本身幾乎沒有動力。發射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它有個大橙色罐子。對,是罐子,不是火箭,這個橙色罐子表示液氫液氧燃料,是沒有發動機的。
發射的時候,這個橙色罐子裡的燃料給太空梭上的發動機提供燃料,所以細心的小夥伴可以看到航天飛機發射,只有太空梭尾部發動機和旁邊倆助推器在冒火。橙色罐子是不冒火的。
航天飛機發射入軌之後,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軌能力,攜帶的燃料僅僅夠小範圍姿態調整以及再入前減速。並沒有像火箭那麼大的燃料罐。
太空梭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動力了,僅僅依靠滑翔降落。所以,太空梭是滑翔,和普通飛機自己在大氣層內有動力飛還不一樣。
-
3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要飛出大氣層的話呢,飛機必須達到一定的速度,或都說,第一宇宙速度,這就需要不一般的動力了,實際上目前太空梭可以有配用的發動機無法做到,距離要求還是太遠了,這也是太空梭不得不在發射時使用大型運載火箭來攜帶,以及使用航天發射架。
這屬於技術上的限制,沒有合適的動力,可以讓太空梭以自己的動力直接飛出大氣層,目前其發動機不是人們想象那麼強大,太空梭本身的動力很強,返回更是進行滑翔,非動力飛行。
這個技術目前還做不到,現在下一代航天器正在試圖實現這一構想。
太空梭作為美國在上世紀研發的一款有人駕駛、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既是一枚可以發射衛星等航天器的大型火箭,也是一艘可以在軌道飛行的飛船,同時還是一艘可以滑翔著陸的返回式航天器。從1969年計劃出臺到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進入太空,計劃的提出到制定再到後期的試驗等過程整整經過了12年之久,由於太空梭採用了外掛燃料箱和固體助推器的設計方案,太空梭本身是不攜帶燃料的。而且太空梭採用了無動力滑翔返回地球降落的方式,所以需要提前進行太空梭的搭載試驗和返回降落試驗,以驗證其設計方案是否正確可行。
所以在正式發射之前提前製造了一架沒有裝備發動機和相關裝置的試驗機“企業號”,這架試驗機透過搭載在一架由波音747客機改裝而來的母機上,做了一系列的載人和不載人背馱式飛行試驗,透過空中分離後,企業號完成自主降落試驗,由於太空梭本身並不攜帶燃料,而太空梭所需要的液氫液氧燃料全部裝在正式型號的橘黃色燃料箱中,所以沒有外掛攜帶燃料箱的太空梭本身是不具備飛行能力的(機體內只留有一部分姿態控制用的燃料)。
後來這架試驗機也進行了全套適配飛行試驗,透過模擬試驗飛行驗證太空梭在各個空間飛行的姿態和飛行狀態等,所以在企業號太空梭單獨完成了自主飛行降落試驗後,其又和燃料箱和固體助推器一起被髮射升空,當然這個狀態下的太空梭由於沒有氫氧發動機,所以其飛行的全部動力來自於兩臺推力上千噸的固體助推器,攜帶的橘黃色燃料箱內也沒有裝液體燃料,燃料箱本身只作為太空梭的承載平臺和固體助推器和太空梭之間的樞紐。載人航天試驗中,各個國家都會提前進行各項試驗和整體模擬試驗,所以太空梭在正式發射前進行降落返回試驗很正常,畢竟在真實降落過程中,太空梭的飛行時速幾千公里到最後降落時的幾百公里之間,太空梭都是處於無動力滑翔中的,所以提前在和波音747客機改裝的母機上進行分離試驗和低速模擬飛行以及後來的全狀態下的模擬降落返回試驗都是很正常的。企業號也進行了全狀態模擬飛行降落試驗,和正式發射相比太空梭由於沒有發動機所以也看不到正式發射時的發動機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