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不易且行且努力
-
2 # 婧曉的沙發
結婚不僅是兩個家庭的事,更是兩個家庭觀念,消費水平,思想文化等一系列是否連的起來的事情,這很重要。
先說消費水平吧,電視劇《婆婆來了》就是最好的解讀,女主何琳在條件很好的家庭長大,結婚第一天就因為吃飯的問題和婆婆鬧不痛快。
婆婆是農村人,把結婚當天的飯菜都打包了,當做他們小兩口的“新婚飯菜”,可落在從小城市長大的何琳眼裡就是丟臉,上不了檯面,最後她還是寧願去飯店吃也不要吃別人的殘羹剩飯。
後面還有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說了。從這一點就看得出來,你嫁的不止是男人還有他原生家庭的經濟條件,經濟條件帶動消費觀念,哪怕這個男人對你再好,他父母的消費觀念和你完全不一致,以後生活在一起有的你受的。
還有更可怕的思想觀念,還是舉個例子吧。
圈子裡有個女孩,她是一線城市的,找個條件還行的三線城市的男友,兩個家庭都是奔著小康的,乍一看挺和諧。
可是女孩懷孕後矛盾來了,男方家裡看見是個女孩不怎麼高興非要他們生個二胎,女方父母不樂意了,“你們家又沒有皇位要繼承幹嘛非要兒子,何況我女兒為了生孩子差點得了抑鬱症”,說什麼心疼女兒不讓女兒繼續生。
如果兩家的思想一樣,生男生女都一樣,哪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很多時候,在婚前就要一一比對兩家的各方面差異,免得婚後出現不可避免的摩擦,鬧的不愉快又不能貿然散夥,多不好。
上海有句諺語,“喝咖啡的不和吃大蒜的多交流”,意思就是從小受的薰陶不一樣的人,就不要在一起了吧,免得磕牙。
其實婚姻就是這樣的道理,兩個家庭等於一雙合適的鞋,必須要左腳的尺碼和右邊的尺碼一樣走起來才舒服,否則只要任何一隻大了或小了,都彆扭。
婚姻向來是兩個家庭的三觀相同,才能長期合作,相差一點都不行。
-
3 # 上官清淺
結婚首先是兩個人的事,其次才是兩個家庭。
很贊成網上的一個觀點:
女人嫁一次人,其實是結三次婚。
第一次結婚,是嫁給你愛的人;
第二次結婚,是嫁給他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結婚,是嫁給他的家庭。
金星曾說:“愛情可以拋開生活去談,但是婚姻不是,婚姻就是生活。”
結婚一定要慢,慢慢了解彼此的三觀;慢慢了解彼此生活的樣子;慢慢了解彼此的家庭,好好結婚,才能久久地相守。
婚前一定要看清對方的人品,其實是看對方的家庭和親戚朋友的生活方式。
人品不好,別的一切都是空談,雙方的家庭是因為你們的結合才產生關聯,但是對你們往後的婚姻生活也是影響深遠的。
我有朋友,和丈夫結婚後才發現自己想得太單純了,以為相愛就可以生活一起,事實上他父母和兄弟姐妹對他們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
他媽幫大女兒和大兒子各帶著一個寶寶在家,每天吵吵鬧鬧,才剛新婚的梅過早地過上了一家五口的生活,苦不堪言。最讓她絕望的是,丈夫不同意搬出去住,認為這是不孝的行為,還責怪她太計較。
這段原本被大家看好的婚姻就這樣不到半年就夭折了。
所以,婚前一定要弄清楚婚後你們的生活狀態會是什麼樣的,也要明確表示自己不希望雙方家庭太過干涉自己的小日子。如果這些在婚前沒處理好,很可能就是埋在你們婚姻裡的炸彈,隨時讓你們分崩離析。
回覆列表
婚姻就是為了組建家庭,如果為了新家庭而不顧舊家庭,那麼新家庭也不會幸福。所以婚姻是兩個家庭互相理解和尊重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