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人好攝
-
2 # 冷楓曉月
題主想要的走天下也應該確定好拍攝的題材,籠統來說一個三倍以上的變焦比如18-135掛機,然後再補充一個自己常用題材的焦段定焦比較合理,比如室外人像可以搞個85或者135,喜歡微距上個百微等等
-
3 # Song小哲
兩枚鏡頭走天下
其實攝影內容只有兩種:一是拍人,二是拍景。
以目前的技術,民用鏡頭焦段覆蓋也只能是有限的,想要廣焦段就要捨棄大光圈。
最理想的其實就是兩個配置:
第一種:偏向廣角人像風景:
16-35 和28-70 f2,廣角中焦兼顧還有不錯的背景虛化。
第二種:喜歡長焦人像
24-70 2.8和70-200 2.8,有24mm小超廣可以兼顧風景,同時覆蓋50 85 105 135的焦段,200端還可以提供背景虛化的人像作品,風景也可以兼顧。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一鏡走天下是不存在的,如果可以最好有一個1mm-2000mm的鏡頭還不重,可惜技術達不到,因此需要考慮自己更需要什麼,是超廣拍風景還是更喜歡長焦虛化拍人像或者長焦風景。
最後還有一種便宜的配置:
apsc畫幅相機,用16-70配合30到50大光圈鏡頭,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
-
4 # 江山遊天下
可以選擇:佳能(16-35 28-300)
尼康(14-24 28-300)
兩鏡走天下
-
5 # 順利影像
16一35廣角鏡頭可用於大場景,
70一200中長焦可用於特寫
這兩款鏡頭都得是2.8光圈,虛化效果好
-
6 # 旅行的雲
我是尼康粉,一名旅行風光攝影愛好者,說說我的經歷。
最一開始我買了一個騰龍18-400鏡頭半幅機用,那時候算初學,就帶著這個鏡頭走過雲南、西藏、四川還有江南很多地方,拍了許多張照片,不但滿足了旅行的愛好,也積累了不少的攝影經驗。經過近兩年的時間我把所有的照片按焦距進行分類,發現18焦段佔了30%多,100以上焦段佔了40%多,這下就總結出我攝影喜歡的焦段在哪個範圍了,我本來就喜歡風光攝影,從來不喜歡人像,所以在後來我就注重超廣角和長焦兩個焦段的拍攝,重點學習練習。再後來我把半幅機換成了全幅機身,買了適馬14/1.8Art和尼康70-200/2.8E兩個鏡頭,把18-400出了,當然半幅機身得留著做備機。以後出門基本就帶這兩個鏡頭。
我想說,作為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沒必要在鏡頭上面面俱到,資金不允許,實力也不允許,而儘量在自己最喜歡的焦段上下工夫,這樣配鏡頭就有的放矢了,專門摸某一兩個焦段,做到精而專才能出好片。
回覆列表
尼康24-120,80-400;佳能24-105,100-400(索尼微單同);佳能還有一種選擇:16-35,28-300。
C畫幅直接18-200一隻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