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二十二生活

    一、木屐 童年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物質生活匱乏。五十年前以至溯上歷史多少代,小城的天氣多雨,沒有這麼炎熱。社會貧窮得根本談不上市政建設,一到下雨,街道濘瀝。人們要出行,就穿著一種叫木屐的套鞋,人們穿著平時的布鞋,套在木屐裡,以防泥水弄溼腳上的布。一到雨天,到處都聽得到嘎嘎響聲,這就是木屐上的鐵釘與路上的石子碰撞後發出的聲音。 小城裡有一個叫木屐巷的小街,據說是生產木屐的作坊一條街,可見生產規模非同一般。據說還遠銷外埠。 木屐有幾種樣式: 是城裡用的,底部有四顆方形的鐵釘,有三四釐米長,把木屐鞋底支起來,不得與地面泥水接觸,木屐的底是用木頭作成,鞋幫子是用厚牛皮做成。整個鞋幫象現在的拖鞋鞋幫,人們用時,只要一套進,就能行走。 另一種是農村用的,因為農村道路泥深,用比較短的鐵釘不能隔離泥水,於是,就在木屐的底上嵌上平行的兩塊木板,此木板有約七八釐米高,農村道路全是泥土,沒有石子,所以,磨損也不嚴重,如果是放在城裡,磨損量大,也就不實用了。 由於木屐的價格也不算便宜,一般家裡也難購置。一些聰明的人就自制,用一塊木板鋸成鞋形用作木屐底子,再嵌上兩塊木板,幫子就用兩條帆布條帶釘起來,只要穿上鞋後能套上去,也就能行走,這就是第三種木屐。 現在,根本看不到木屐的影子,也許哪一家不小心儲存下來,說不定還把它放在一個旮旯裡呢。 二、油鞋 舊時哪裡有膠鞋,皮鞋,塑膠鞋,為了雨天能行走而不腳不溼,家裡老人們就用棉布做鞋幫,納上千層底的布鞋底,在底上釘上防磨損的圓釘,鞋做要比平時穿的要大不少,然後就用桐油油了曬,曬了油,反覆有四、五道,直到布鞋成了一個硬殼,不滲水,不進水為好。雨天就穿上這樣的鞋,走起來,空咚空咚的很響。也真別說,有了這樣的一雙鞋,小孩們就可以串門找朋友玩耍了。 可現在這種鞋子根本看不到了,消失在現代化的波濤中一去無蹤影了! 三、竹編油簍 童年時,我家對面就有一人家生產竹編油簍。他們先用竹子解剖成條,編出簍子的內胎,然後就在外用豬血,石膏粉和其它未知的原料做成粘糊狀物,再用棉紙一層一層的貼在竹子編制的內胎上,然後還用桐油處理簍壁。整個油簍嚴絲合縫,內壁油黑髮亮,自重輕,耐撞擊, 油簍是從前用來裝盛液體和多汁物品的用具。舊時沒有現今到處都在使用的塑膠一類的輕便器具,像酒、醋、醬油、油、醬菜、豆腐乳這些東西,在運輸時多用陶瓷罈子,罈子本身重量很大,又易於破碎,因此人們發明了油簍。 而今,這種物品已經絕跡,再也沒有看到它的身影了!

  • 2 # 男兒至死心如鐵

    一、以前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火柴、火機如果家中沒有吸菸人士就找不著了。

    二、手電。以前晚上出門,停電要常備的,現在你備著也用不上了。

    三、暖水瓶。現在用的都是即煮即用的小型電水爐,這也用不上了。

    四、固定電話座機。現在人手一部甚至二部手機,這東西有用麼?

    五、電視、收音機、還是上面的答案,人人拿個手機各玩各的。

    六、錢包。錢我都不帶了帶什麼錢包。

    七、搓衣板。這除了老婆大人處罰用一下真用不上了。

    八、吹火筒。有人記得這是幹嘛的麼?今天看新聞用柴火灶可是禁止的。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加速到我們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的世界,失去的就不必追了,且行且珍惜吧。

  • 3 # 手機使用者慕

    鼓風機:燒煤炭時,需要鼓風機,加強風力

    火柴:打火機替代了火柴

    氣壓力鍋:正在逐步被電壓力鍋,智慧壓力鍋取代

    日光燈、白熾燈:智慧燈、節能燈替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供應鏈管理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