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荀勖字公曾,潁川郡潁陰縣人,是漢朝司空荀爽的曾孫。父親早年去世。荀勖寄託在舅父家裡。幼年聰慧早熟,十幾歲便能寫文章。從外祖父魏太傅鍾繇說:“這個孩子將來會趕上他曾祖父。”長大後學識淵博,有從政的本領。在魏國做官,被大將軍曹爽徵召為掾屬。曹爽被殺,他的門生故吏都不敢前去收屍辦喪事,荀勖獨自前往(去處理喪事),其他人才敢跟著去。提升為廷尉正,參與晉文帝(司馬昭)大將軍府軍事謀劃。
高貴鄉公曹髦想要發動政變時,大將軍掾屬孫佐等守閶闔門。晉文帝的弟弟安陽侯司馬乾聽說發生兵變,要進閶闔門,孫佑對司馬乾說:“還沒有人進這個門,可從東掖門進去。”等司馬乾到達後,文帝說他來得太晚了,司馬乾將來遲的原因稟告文帝,文帝欲將孫佑處以滅族之罪。荀勖進諫說:“孫佑不讓安陽侯進門,確實應深受責備。然而事情的情節有輕有重,用刑輕重不能以喜怒為轉移。”於是只免孫佑為庶人。當時王室的騎兵中有個叫路遺的人請求作為刺客入蜀行刺,荀勖對文帝說:“明公您以至公之道治理天下,應舉正義之師來討伐叛賊,名義上用行刺的辦法去除賊,這就不是所說的以禮法對待天下的人,以德行來使遠人臣服啊。”文帝認為這個意見很好。
等到鍾會在蜀中謀反,沒有得到確實訊息,而外人先來報告。文帝平素待鍾會很好,不相信他會謀反。荀勖說:“鍾會雖然受了您的恩惠,然此人不能看作是得恩而思義的人,不能不早作戒備。”文帝立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認為荀勖是鍾會的從外甥,幼年在舅家長大,勸文帝將荀勖貶出去。文帝不聽,並且使荀勖與自己同車陪坐,像原來一樣對待他。在此之前,荀勖進言:“伐蜀應以衛瓘為監軍。”等到蜀中發生鍾會叛亂,有賴於衛瓘才得平息。
翻譯:
荀勖字公曾,潁川郡潁陰縣人,是漢朝司空荀爽的曾孫。父親早年去世。荀勖寄託在舅父家裡。幼年聰慧早熟,十幾歲便能寫文章。從外祖父魏太傅鍾繇說:“這個孩子將來會趕上他曾祖父。”長大後學識淵博,有從政的本領。在魏國做官,被大將軍曹爽徵召為掾屬。曹爽被殺,他的門生故吏都不敢前去收屍辦喪事,荀勖獨自前往(去處理喪事),其他人才敢跟著去。提升為廷尉正,參與晉文帝(司馬昭)大將軍府軍事謀劃。
高貴鄉公曹髦想要發動政變時,大將軍掾屬孫佐等守閶闔門。晉文帝的弟弟安陽侯司馬乾聽說發生兵變,要進閶闔門,孫佑對司馬乾說:“還沒有人進這個門,可從東掖門進去。”等司馬乾到達後,文帝說他來得太晚了,司馬乾將來遲的原因稟告文帝,文帝欲將孫佑處以滅族之罪。荀勖進諫說:“孫佑不讓安陽侯進門,確實應深受責備。然而事情的情節有輕有重,用刑輕重不能以喜怒為轉移。”於是只免孫佑為庶人。當時王室的騎兵中有個叫路遺的人請求作為刺客入蜀行刺,荀勖對文帝說:“明公您以至公之道治理天下,應舉正義之師來討伐叛賊,名義上用行刺的辦法去除賊,這就不是所說的以禮法對待天下的人,以德行來使遠人臣服啊。”文帝認為這個意見很好。
等到鍾會在蜀中謀反,沒有得到確實訊息,而外人先來報告。文帝平素待鍾會很好,不相信他會謀反。荀勖說:“鍾會雖然受了您的恩惠,然此人不能看作是得恩而思義的人,不能不早作戒備。”文帝立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認為荀勖是鍾會的從外甥,幼年在舅家長大,勸文帝將荀勖貶出去。文帝不聽,並且使荀勖與自己同車陪坐,像原來一樣對待他。在此之前,荀勖進言:“伐蜀應以衛瓘為監軍。”等到蜀中發生鍾會叛亂,有賴於衛瓘才得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