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平時上課週末補習很辛苦,也需要像大人一樣,學會放空自己嗎?
6
回覆列表
  • 1 # 媽咪Jane黃靜潔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舉個例子:我朋友的孩子最近在眼爸爸媽媽鬧脾氣,因為她想讓媽媽減少她週末的興趣班,她覺得自己每天像個陀螺不停地轉,一刻都不能停下來,大腦被塞得滿滿的,太累了!

    西方家庭特別關注的一件事,也是我們中國家庭比較缺失的,就是讓孩子放空自己。我們希望把孩子的時間填滿,滿到孩子吃飯完以後的5分鐘刷個牙或者是做點兒其他什麼事情的時間,都最好戴上耳機聽聽英文。其實,大腦是一個硬碟,只能裝一定量的東西,不停地往裡面塞東西,並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就好像硬碟滿了,再往裡儲存內容就會報錯一樣。

    那麼,放空是為了什麼?放空是為了孩子們更好地記憶,是為了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餘地。西方的學校、父母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學校不會留太多的作業;家長也不太逼孩子,每天給他一定時間讓他自由地做作業,主要鍛鍊的是他的思考能力。但不要以為西方家庭的孩子好像很輕閒,不用做功課,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他們是從開始的自由進入自律,從自律找到方向,再從方向找到抱負。西方世界更傾向於培養一個會玩、會學的能量型的人才。我們應該培養一個處處能發光,時時能更新,符合未來社會要求的能量型的人、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我的朋友已和孩子經過商議後達成共識,將興趣班的數量縮減至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相信能重新點燃孩子的活力!

  • 2 # 戶外教育網

    不論家長還是孩子,是都需要“勞逸結合”的。

    小戶建議,平日裡讓孩子踏實學習、提高效率;

    假期時,孩子“放空”自己,也不一定是“什麼都不做”

    而是可以,選擇戶外運動的方式,放鬆“疲憊”的腦神經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體育運動之後,頭腦會變得更加清醒

    而且,“玩”也是孩子的一種學習過程。

    戶外寫生,可以欣賞自然之美;

    戶外攀樹,可以體驗森林魅力;

    戶外露營,可以仰望夏夜星空;

    戶外徒步,可以強化意志品質;

    ......

    大千世界,無窮魅力,都值得孩子在“切換狀態”、“放空自我”時,去探索、去享受、去認識、去發現。

  • 3 # 啟智

    當然要,絕對要,一定要。

    因為,孩子不是機器人,孩子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有壓力,也會有負面的情緒,也會有不良的心理,一定要有放空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一定要有放空自己的方法。

    這一點需要做父母的給他機會,也給他幫助。

    給他幫助,是因為孩子還小,心智不是很成熟,不一定能夠選擇合理的、正常的排遣、發洩和放空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就用宅在家裡打遊戲來放鬆,甚至用吃,或發脾氣來宣洩,這些不是不行,也會有作用,不能一味地反對,但這絕不是好的、良性的、可持續的方式。

    給他機會,就是要求父母別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也別有太高的要求,多抽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做一些好玩、有趣、放鬆的事情,同時也給孩子自己放鬆的時間和空間。

    有一些放鬆和放空自己的做法可以濃度和孩子一起做:

    1、欣賞音樂,或是看一場電影。

    2、讀一本好玩兒的書。

    3、做一次郊遊,或是做做運動。

    4、請他去K歌。

    5、飯後一起去散步。

    6、一起做一頓飯。

    7、請他的朋友來家裡作客。

    8、餐桌上每人講一個笑話,笑到噴飯也無所謂。

    9、與家族其他成員聚會。

    等等等等。

    還有一點很關鍵,給他時間和空間,讓他獨自放空。

    有心,自然就有辦法。希望你們有更好的辦法,讓他快樂,快樂也是學習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怎樣防止被遮蔽器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