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花7630

    光陰荏苒,轉瞬已過花甲之年。但回憶起青春年少時的體育運動的人與事,還是有很多趣事和感慨的。體育是多方面的,還是從排球說起吧:我們那時正值文革時期,上學不象現在的小孩那麼辛苦。放學無事除了踢球打蛋,就是到處閒逛。有時也到家門口的工人俱樂部去看籃球比賽,那時工廠之間的比賽也是十分精采的。而對排球的關注竟然始於越南人,沒錯,是越南人!當時天津骨科醫院旁有兩棟漂亮的小樓,人們叫它華僑大摟。只不過那裡沒有華僑,而是住著一群越南留學生,他們經常在兩樓間的空場上支上網子打排球。當時洋樓雖然漂亮,但空場上並沒有鋪水泥或地磚,地面坑窪不平,還有不少硬石子。可這些越南青年卻光著腳打球,也許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吧,不打球時他們多是穿涼鞋或拖鞋的。我和在一旁觀看的小夥伴們一致感嘆他們的腳底版真硬。有趣的是他們打排球不分男女,打到緊張之處還經常喊著“海娃、海娃",我們當然聽不懂,夥伴們爭論有的說是“加油丶加油",有的說是“快打、快打”。就從那以後,我對排球產生了興趣。記得七幾年上中學時,學校要組建排球隊,我興奮的報了名。參加選校隊培訓,記得主要是先練翻滾墊球,偶爾也能魚躍一個。最後還是因長得太矮一個球也扣不過去而落選了。轉眼間來到八十年代,我已參加了工作。那是改革初期,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望,各行各業的人民都有一股奮發向上的勁頭。這時中國女排給大家帶來的振奮人心的喜訊:1981年女排在第三屆世界盃上以七戰全勝的成績奪得了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緊接著82年,84、85、86年共獲得了五次世界冠軍。隨著女排一次次奪冠,“拼搏精神"這一名詞也溶匯到每一個華人的心中。各行各業的人們為祖國的繁榮與發展而奮鬥著。中國女排成為了大眾的榜樣,那時人人都知道是周總理為三大球的掘起,請來日本的世界冠軍教練大松博文用“魔鬼訓練"的方式讓中國女排提高了水平。人人都能叫上中國女排人員的名字:袁偉民,鄧若曾,曹慧英(隊長)孫晉芳,楊希,陳招娣,陳亞瓊,更有名的“鐵鎯頭"郎平,“天安門長城”周曉蘭,主攻張蓉芳,發怪球的候玉珠,還有梁豔,來自天津的二傳手楊錫蘭等。後來在女排經勵了多年低谷後,又在陳中和與郎平的帶領下又一次次攀上了世界高峰。年輕時記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那麼真切,不禁感慨人生中美好向上的經歷,才是終身難忘的。

  • 2 # 經典太極

    夜訪“董神拳”。那時候,練武人大多沒有什麼門派觀念,在哪遇著都是天下把式是一家,經常找人切磋,從來沒有把輸贏當回事,大家都是為了提高。七十年代末,我有幾個朋友,只要聽到哪有高手,對當地的都是不過夜必訪。

    有一次遇到幾個農民,他們一聽我們幾個都是好武術的,就講起他們村有個“董神拳”,是負責看管養魚塘的,講了不他打人故事。我們商定,晚飯後一起去拜訪。

    當我們騎腳踏車趕到魚塘,才知道今晚不是他值班,又詢問了他的住址。當我們到了他家的時候,已經後半夜兩點左右了。他一家在熟睡之中被我們叫醒,他老伴以為我們是來打架的,一再埋怨他不該幹看魚塘的活。我們經過一番解釋,都不會釣魚,是真心來請教的,才放心了。

    但練武人都明白,請教就是比試。大家都各自練了幾下平常練的東西,幾個動作就都對方有多少功夫心裡有數了。我們都感到非常失望,“董神拳”確實有一定功夫,但決不是傳說的那樣,他是一個老實的農民,非常謙虛,“村裡人都是瞎說的,我在練武人中還不如別人鞋底的一小塊泥……”

    幾位練外家拳的朋友急著要試手,他說什麼也不肯。這時,我見他老伴去了廚房,就拽著他們幾個趕緊道謝,匆匆離開。回去後,來下及吃早飯了,各自急著上班去了。先後也曾訪到過幾個高手,但只有這次最失望的經歷記憶最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一步買平民手機,應該買哪個品牌哪個型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