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忞白
-
2 # 青山7468
詩的魅力在意境。
我們欣賞古詩詞或現代詩都會感覺,短短几行字,資訊量巨大。像蒙太奇?又像長卷畫。隨著閱讀者的變化會有多種解讀。妙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的就不是味。
古典詩詞還有韻律、對仗、格式、詞牌等多種講究。細品其中味道妙不可言。
古詩詞惜字如金,字字如將。從精美詞句流出的意境,如涓涓溪水,沐浴心靈。美不勝收賞心悅目。
古典詩詞是文化傳承,承載著幾千年歷史積澱。其表達形式的唯美、精煉、形象、韻律,是流傳至今的根本。我們必須承認,正因為這些唐宋大家,才賦予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生命力。才有後來典故、傳說。
古典詩詞之所以朗朗上口流傳千古,還有其愛國情懷。 從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到杜甫“國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國古典詩詞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三千年文學創作發展史。
無論詩詞歌賦,古典文學帶給我們典雅的審美情趣,是慰藉心靈額滋養液。這就是民族精神!
-
3 # 老哥火榮
現在的人作詩與古人吟詩作對,方法完全不同了,現在的人寫詩,是一個人在手機上或電腦上作詩詞,古人一般是三朋四友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以實物為題,每一個人做一首詩詞,還有的是在行走之中看到的實物,雅興大發,前面的張口就出,後面的接著就來,比如對子,有戶發財人家,門前一邊坐著一口大石獅子,前者出口吟句:石獅子戴鈴不響,後者脫口就對:瓦畜兒張口言。象這種對子即生動又現實,深受人們的喜愛。
古人還有一種是鬥法拆字的,比如三國,周瑜想殺諸葛亮,用對詩來害他,周瑜說,孔明先生,我作詩一首,你能對上有賞,你如對不上該殺,孔明滿口答應,周瑜吟道:
有水便是溪,無水也是奚,
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鷄,
得志貓兒勝過虎,
落魄鳳凰不如鷄。
孔明先生是天下大才,怎能受此欺負,張口吟來:
有木便是棋,無木也是其,
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
龍入淺水遭蝦戲,
虎落平陽被犬欺。
古人在吟詩作對中,人越多,興趣越大,奇才對章越精華。
-
4 # 太極權
詩歌是一種有節奏和韻律、表達凝練、結構多樣、用於反映生活和表達情感的文學體裁。詩歌被認為是文學最初的起源,其最初發生於尚未有文字的人類社會,以口語的形式流傳,並與音樂、舞蹈結合。中國詩很多時稱為「詩詞」或「詩詞歌賦」。中國的詩詞有悠久的歷史,早期的詩詞有《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等。
傳統詩歌對詩的形式非常看重, 形式的運用與發展基本是為了體現詩歌的美感、利於吟誦、和使內容更深刻。但現代詩歌多對格式要求有所放鬆,一般至少還保留著分行與押韻,或只剩分行。有些分行的「詩歌」,去掉分行後可能僅僅就是篇散文。完全不顧格式的詩歌,實際上已很難認定為詩歌。當然,這牽扯到詩歌的定義及其定義的發展。
鷓鴣天.粉絲圈
圈子華章驚九垓,
沖霄壯志震平臺。
生花妙筆凌王氣,
頓挫升揚巧翦裁。
追古韻,寫蓬萊,
圖文並茂鋪天來。
文壇巨匠留人醉,
睥睨唐詩獨自開。
《七絕》粉絲圈
群雄揮筆賦新修,
爍古通今競上游。
圈子文章千萬首,
書山題海復何求。
-
5 # 斜陽鞭影
反對這種說法。並非所有的今人都是苦吟附庸俗。正好端午節快到了,作者剛寫了一首小詩請大家看看是否苦吟附庸俗。七絕:每逢端午倍思親
黃酒濃香入我心。
粽葉包藏都是愛,
層層剝落到如今。
-
6 # 醉雪906
詩歌的魅力在於它的內涵,古人寫詩大多有感而發,在經歷了種種內心有著強烈的爆發感,所以寫出的詩歌才得以流傳,正真詩人的內心是孤獨了,就如海子,他的孤獨只寄託與詩歌,只有於詩對話他的心才能得以解脫。
-
7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大
古人作詩風雅頌,祭奠先祖敘國情。屈子行吟湘江畔,心憂家國哀生民。自古肖小多詭辯,怎懂仁人志士心。詩言高潔死國難,豈容閒人評詩情!
-
8 # 詠渡歲月
詩歌把親身體驗經受,轉變為詩詞是自我激厲是希望的享受。:就象前天40度高溫走道路邊柳陰下廠感到非常舒適可路還得往前走,我當時作幾句詞。柳陰,…垂柳親拂行人走,遮酷送爽君意留。走出柳陰酷陽烈,不能停留不能歇。:=0二0年六月十日
-
9 # 陽光明貞
人的本命初衷被壓抑淪喪而沙漠化,日漸私慾小我!所以詩歌小說不是殘酷淋漓男女苟合就是哼哼唧唧,那有點真誠友好高階大氣!有人能做出蘇軾的豪放杜甫的慈悲抑或王安石的清新?私慾小我成為價值觀核心,愛情都淪為控制奴役佔有慾,能有好的詩趣?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邊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
還有人能做這樣的詩嗎?只能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樣的情趣!人類,怎麼了?病了吧?
愛心正能量,都幹麼去了?
-
10 # 呼呼84496
古人作詩憑雅興,風雨煙雲湧心中。江湖之逺慮朝政,廟堂之高憂其民。胸有塊壘吐為快,遂有詩歌詠其情。
今人苦吟附俗庸,無病呻吟亂髮聲。夢筆開花肚腸盡,江郎才淺文不成。歌為心聲曲有調,人間悲歡調成韻。古今詩詞萬萬千,唯有情深動人心。
回覆列表
題主您好:
從今人和古人的角度,以及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之作《詩經》中就能看出,“詩歌”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在《禮記·樂記》中就有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所以在古代詩、歌、舞、樂器都是相輔相成的,雖然無法穿越到古代,但在歷史文獻中以及影視劇中不難欣賞到,古人吟唱詩歌的畫面。
古人作詩憑雅興說到古人作詩,唐朝詩人一定要聊一聊,因為唐朝聚集了眾多“詩歌”文化界的大咖,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還有前段時間登上熱搜的“冷門詩人”李商隱,以及孟浩然、王維、高適等等,他們在《唐詩三百首》中都有出場。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這一首詩整篇看上去都是在描寫景物,仔細品讀過後再瞭解其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作者不一樣的出發點。張九齡在被貶荊州之後作了此詩,用“春蘭”和“秋桂”來描寫它們的清雅、純潔。在這首詩的第五句“誰知”兩個字上,開始轉折,轉到了作者的身上。
最後的七、八句用“草木”來對比作者不求功名利祿的虛榮之心,堅持初心最為重要。整首詩其實都在“直抒胸臆”,背後飽含哲理,今人也有很多用“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來作為激勵自己的詩句。
這段話中,“意”和“情”作為結合,即為“情意”(感情),“境”為“境界”。把感情的色彩釋放出去(也就是把感情色彩放在景物上),令“境界”產生,在境界之上產生了詩意,詩意一來便能成文。
所以古人作詩的“意境”高深,是我們今人學習“詩歌”文化的精髓所在。
今人吟詩越來越多,就是因為“詩歌”文化的魅力所在,也算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延續、一種生活之中情感的寄託,不只是我們,就連國外的友人也被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詩歌”魅力所吸引。
其實《詩經》中的“詩歌”並沒有專屬的作者,而是由採集“詩歌”的官吏(古稱:行人)去民間記錄,再進行整理,但是這本《詩經》的原始作者已經無從查詢。《詩經》中的詩歌主要還記錄了當時社會上普通人民的真實寫照,比如開篇第一首的《關雎》表達了男子愛慕女子並且展開追求的情詩,還有描寫“農事”的場面、“徵役”的痛苦和災難、“婚戀”的美好生活等。
《詩經》作為“詩歌”的源頭,為“詩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已經成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不只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它已經走向了世界,日本、北韓等國家很早就傳入漢文版的《詩經》,18世紀開始,又翻譯成法文、英文、俄文等。
《詩經》中的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生活,閱讀之後又有走進歷史的即視感,並且走向了世界各地,所以詩歌的吸引力又該怎麼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