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圓行方1230

    說起對歷史文化和傳統的保護,我想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們天津的作家–馮驥才,他一直為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遺蹟奔波著,向他致敬。

    我們當代中國受全球化以及商品化的衝擊,文化正在向粗鄙化發展。那些重要的文化遺產,例如民間文化中的古村落,脈系中華民族的類似於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又比如城市的衚衕和街道都在慢慢消失或者異化。

    馮驥才先生說我們文化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原始文化,一個是民間文化。現在原始文化已經幾乎找不到了,還僅存的是民間文化,與民間文化相對應的是城市中存在的精英文化,但精英文化本質上也是來源於民間文化的,所以保護民間文化是勢在必行的。然而當你到那些古村落去看的話,你會發現村落雖然還是村落,但是它內在的一些東西已經不見了。

    第二個是傳統節日,其中以春節舉例來說,現在的春節年味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禁炮的措施一實行,春節變成了自己家庭的春節,你聽不到象徵著舉國同慶的煙花鞭炮聲,打著保護環境的旗號,斷絕我們沿襲久遠的民族傳統,這樣真的值得嗎?保護環境,限制排放,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但是,請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允許我們奢侈一把,讓我們再看看漫天的煙火吧。馮驥才先生說了一句話,他說:“ 文化情節還在,但文化存在的形式已經消失,所以心裡總覺得空虛。”我們多多少少還是有經歷過以前過年是什麼樣子的,正因為這樣,我們更加懷念。

    第三個是城市,大街和衚衕。現在的城市幾乎已經是千篇一律了,改革開放初,由於缺少規劃和設計,工程師們照搬國外的建築,宮廷式巴洛特式應有盡有,這是社會急劇改革而缺少規劃帶來的弊病,如果粗略的看,你會發現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樣的,高聳的摩天大樓,繁華的商業街,五光十色的娛樂場所 ,透露了商品時代帶來的奢華,但也透露出了文化的粗鄙化。再來十大街和衚衕,馮驥才先生是這樣描寫這二者的:“衚衕是這個城市生活的脈絡,而大街是這個城市深遠的根。”而現在的衚衕和大家,就如城市一樣,彷彿是完全克隆形成的,有各式各樣的商鋪和娛樂場所,缺少了它們內在的東西。

    馮驥才先生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文化空巢”,城市,古村落,大街,衚衕,現在都只淪為只剩建築形態的文化符號,代表它們真正有文化意義的東西去哪兒了呢?那些流傳下來的古董細軟,在販賣市場上,那些代表著文化的活物——本地人,因為阻礙建設新城市新鄉鎮而被驅趕。那些本來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建築,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空殼,不由得讓人悲哀。

    華人的遺產關總是遲來的,人們最先看到的是它的商品價值,很少有人能先看到它的文化價值,於是人們因為利益拆毀了許許多多的古建築,卻又因為利益仿造了許許多多的古建築,或許你看見了現在古建築在慢慢被修繕和保護,但是很多人眼中,它們還都只是用來牟利的工具,真正愛惜它們的又有幾個呢?

    我們在號召著建設文化強國,我們在宣揚著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但是這不能是口頭上的喊喊便罷了,去了解我們的文化,不帶任何複雜的目的去尊重它!

  • 2 # 京典水墨1

    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也在極速向現代化大型化的方向發展。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保護城市原有的歷史文化遺蹟,是我們國家一些文化古城普遍遇到的問題。

    縱觀歷史,每一個城市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他的痕跡,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特點,有歷史價值,科學研究價值,並且還可以發展旅遊業,讓我們的文明繼續給我們創造價值。如果說城市建設是一個城市的硬體,那麼文化遺蹟就是軟體,是一種精神文明,文化積澱,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城市發展的延續性,保留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保留昨天的文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我們的現代文明建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K416突擊步槍和M4A1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