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線下有在做情感諮詢欄目,之前有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過類似的問題,對這個話題我還是很感興趣並且是有經驗的,下面分享之前調查中的三個來訪者的諮詢調查和他們的真實故事。
1、小北:
打我記事後,在我的印象中,我們一家一直都是過得其樂融融的。其實我能感覺到我父母的重心都放在了我的身上。他們更多的是希望我有一個好的未來,他們也一直在努力地做。自從有了我,他們對其他東西的追求都近乎被斬斷了。。。有時候父母會感覺他們什麼都沒能給我,但我真的覺得他們什麼都給了我。從教我說話,教我穿衣,教我做人。到父母開始徵詢我的意見,對我有所依賴,我真的感受到為家庭打拼的父母開始慢慢變老了,不變的只有對我的愛吧。所以我可能真的對父母瞭解的不是太多,但我感恩父母,珍惜父母,也勢必要努力打拼要給父母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報答他們。
2、芬芬:
我感覺越長大我越不瞭解自己的父母,原本我以為我生活得很幸福,從小衣食無憂,家庭和睦。但是長大後,才逐漸瞭解到父母之間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他們為了維繫這個家也為了讓我過得完滿,他們把大多數心酸和問題都藏了起來,不讓我知道,特別是我的媽媽。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有試著跟他們溝透過,我想用我的新觀念感染他們,想向朋友一樣和他們心與心地交談,但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反而適得其反,因為我父母都是極其愛面子的人,脾氣強硬又固執,當說到他們痛點的時候,他們認為他們的人生閱歷比我多太多了,所以永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之前我們經常會吵起來,其實我也是出於好意,想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是最後就像俗話說的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所以每次都沒有任何進展。之前我也為此難過了很長的時間,在屢試屢敗後,我自己調整了心態,又加上年齡的增長,自己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轉變,慢慢體會到了生活裡的言不由衷,就開始學會了諒解他們。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要我知道他們非常愛我,他們也知道我非常愛他們,那我為什麼還要強制去改變他們的想法哪?畢竟生活裡充滿了取捨和平衡,他們既然對他們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選擇,那我就應該去尊重他們的意願,給他們多一些空間、多一點理解,多一份陪伴。現在的我,認為也沒必要去完全瞭解自己的父母了,這樣保持適當的距離感反而會讓我們的關係更舒適更融洽。
3、小星星:
首先,我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他們經歷了情感的大起大落,感情生活比較複雜。他們離婚後,我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更多參與我成長的可能是我的爺爺奶奶,所以童年對於他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和印象了。事實上,之前對他們也確實有過不理解,隨著我上了學,慢慢懂事一點後,確實有在情感層面上嘗試著多去了解他們,後來開始對他們有了一點點的理解,但是畢竟那時也還小,年齡擺在那裡,所以中間還是難免會有代溝的,加上當時正值青春期,自己很叛逆,曾經也尋求關注過,原諒過,冷漠過,放棄過,鬱鬱寡歡過。在經歷過一系列迴圈反覆的情緒戰後,現在我對父母的想法更多的可以用釋懷這個詞來說明吧,因為之前自己經歷了情感和事業上的起伏,最後不離不棄站在自己身邊的還是父母,但是因為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沒有那麼多,而且他們現在各自都有各自新的家庭和新的生活,所以可以說,我真的不瞭解他們。都說百善孝為先,我想我作為子女,如果他們需要我照顧我是一定義不容辭的,而且現在也還有時間,我覺得等到他們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我再瞭解也不遲。
總結:對事對人的認知和看法,每個人都不一樣。經過訪問調查,這裡做個大概總結就是,即使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不夠了解自己的父母,但是在看待與父母關係的時候,可貴的是,大家都是懷著愛和感恩的。
我線下有在做情感諮詢欄目,之前有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過類似的問題,對這個話題我還是很感興趣並且是有經驗的,下面分享之前調查中的三個來訪者的諮詢調查和他們的真實故事。
1、小北:
打我記事後,在我的印象中,我們一家一直都是過得其樂融融的。其實我能感覺到我父母的重心都放在了我的身上。他們更多的是希望我有一個好的未來,他們也一直在努力地做。自從有了我,他們對其他東西的追求都近乎被斬斷了。。。有時候父母會感覺他們什麼都沒能給我,但我真的覺得他們什麼都給了我。從教我說話,教我穿衣,教我做人。到父母開始徵詢我的意見,對我有所依賴,我真的感受到為家庭打拼的父母開始慢慢變老了,不變的只有對我的愛吧。所以我可能真的對父母瞭解的不是太多,但我感恩父母,珍惜父母,也勢必要努力打拼要給父母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報答他們。
2、芬芬:
我感覺越長大我越不瞭解自己的父母,原本我以為我生活得很幸福,從小衣食無憂,家庭和睦。但是長大後,才逐漸瞭解到父母之間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他們為了維繫這個家也為了讓我過得完滿,他們把大多數心酸和問題都藏了起來,不讓我知道,特別是我的媽媽。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有試著跟他們溝透過,我想用我的新觀念感染他們,想向朋友一樣和他們心與心地交談,但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反而適得其反,因為我父母都是極其愛面子的人,脾氣強硬又固執,當說到他們痛點的時候,他們認為他們的人生閱歷比我多太多了,所以永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之前我們經常會吵起來,其實我也是出於好意,想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是最後就像俗話說的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所以每次都沒有任何進展。之前我也為此難過了很長的時間,在屢試屢敗後,我自己調整了心態,又加上年齡的增長,自己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轉變,慢慢體會到了生活裡的言不由衷,就開始學會了諒解他們。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要我知道他們非常愛我,他們也知道我非常愛他們,那我為什麼還要強制去改變他們的想法哪?畢竟生活裡充滿了取捨和平衡,他們既然對他們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選擇,那我就應該去尊重他們的意願,給他們多一些空間、多一點理解,多一份陪伴。現在的我,認為也沒必要去完全瞭解自己的父母了,這樣保持適當的距離感反而會讓我們的關係更舒適更融洽。
3、小星星:
首先,我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他們經歷了情感的大起大落,感情生活比較複雜。他們離婚後,我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更多參與我成長的可能是我的爺爺奶奶,所以童年對於他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和印象了。事實上,之前對他們也確實有過不理解,隨著我上了學,慢慢懂事一點後,確實有在情感層面上嘗試著多去了解他們,後來開始對他們有了一點點的理解,但是畢竟那時也還小,年齡擺在那裡,所以中間還是難免會有代溝的,加上當時正值青春期,自己很叛逆,曾經也尋求關注過,原諒過,冷漠過,放棄過,鬱鬱寡歡過。在經歷過一系列迴圈反覆的情緒戰後,現在我對父母的想法更多的可以用釋懷這個詞來說明吧,因為之前自己經歷了情感和事業上的起伏,最後不離不棄站在自己身邊的還是父母,但是因為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沒有那麼多,而且他們現在各自都有各自新的家庭和新的生活,所以可以說,我真的不瞭解他們。都說百善孝為先,我想我作為子女,如果他們需要我照顧我是一定義不容辭的,而且現在也還有時間,我覺得等到他們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我再瞭解也不遲。
總結:對事對人的認知和看法,每個人都不一樣。經過訪問調查,這裡做個大概總結就是,即使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不夠了解自己的父母,但是在看待與父母關係的時候,可貴的是,大家都是懷著愛和感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