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羊子說
-
2 # 張良自掛東南枝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就是歷代統治者的頭等大事,是民生大計。現如今,華人的餐桌上大都是以稻、麥兩種作物的製品為主角,無論是米飯、饅頭、麵條、米粉、包子、餃子等,都是麥和稻加工後的產品。
現在,我們國家的北方是以麥為主食,而南方則是米的天下,這種麥稻平分秋色自一千多年前開始就是華夏大地的特色。人要生存繁衍,就要吃,而吃的根本對像,就是糧食,你也可以親切的叫它”口糧“。最早出現在華夏先人的餐桌上的糧食是”黍“,黍是中國北方最早被馴化的作物,也就是現在的糜子。距今9000年到7000年左右,位於黃河中游兩岸,今天河南以及河北的華夏人群先祖開始人工種植黍。這是農業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北方。黍的特點,是抗病能力極強,且能在乾旱貧瘠的土壤中,也保持較為穩定的產量,但其產量較低,在水足土肥條件很好的情況下也難以增產。黍的出現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它作為中國北方主食持續了數千年。到東周時期,西周的遺民仍然在《詩經·王風·黍離》中發出了“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的哀嘆。
與此同時,另一種農作物”粟“也出現在華夏北方先民的餐桌上,粟來源於一種禾本科植物——狗尾巴草的籽粒,古時叫粟,現在叫小米。粟和黍同為旱地作物,雖然粟的抗旱能力跟耐貧瘠土壤能力和黍不可同日而語,但粟的產量比黍高,更高的產量意味著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支撐規模更加大的部落以及更為複雜的社會形態。得益於粟的種植,華夏先民在東亞眾多人群中率先脫穎而出,進入文明時代。華夏人對粟的重要性有極其充分的認識。粟在先秦也稱為稷。國家的代名詞”社稷“中的稷,就是指粟。粟在華人的餐桌上一直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有人不時的要喝點小米粥。
而華夏南方先民,則以”稻“為主食。稻的馴化起源於中國,約從公元前一萬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先民就開始收集野生稻的種子以作為食物,並很快開始了人工種植稻的嘗試。南方自稻被馴化以來就幾乎沒有任何可與之相提並論的糧食作物,至今仍是佔據統治地位的絕對優勢糧食作物。
周朝開始,中原地區的華夏人群和西域的原始印歐人群分別擴張。雙方的交流下,麥傳入了中國,麥在古代也叫”來“,說明小麥不是原產於中國的。麥在春秋時期已經在中國北方廣泛種植,據《左傳》記載,春秋晉國國君晉景公生病了,請算命的來算吉凶。算命師說晉景公吃不上來年的新麥子了!晉景公大怒,命人羈押算命師,如果自己來年吃了新麥子,就殺了算命師。來年麥子熟了,晉景公讓人做麥飯,押算命師來看自己吃新麥。”將食,腹脹,如廁,溺斃。“而在戰國時代,秦修鄭國渠,直接將小麥的產量推到高位,小麥的豐收,糧草的充足,為秦滅六國、奪天下提供了極大的保障。由於小麥的產量大,這種作物在其後兩千年裡逐步取代了粟和黍的地位,更在宋朝以後成為中國北方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在華夏大地上,還有一種農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就是菽——大豆。菽中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製農具的出現和灌溉的發展,人們有條件種植對水土要求較高的菽,菽(大豆)在餐桌上的地位上升,和粟一起列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同時,也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五穀的概念:稻、黍、稷、麥、菽。
回覆列表
在糧食產量不高的宋朝之前,一天吃兩頓還是常態。偏遠窮苦之地,甚至不知糧食為何物,
只能靠野果山菜充飢。
古人說的糧食,常見的指五穀。不同的年代,對糧食五穀包含的種類和叫法不一樣。公認的糧食指黍、粟、麥、菽、梁這幾種。中國古人吃的多的是粟,俗稱小米。黍是黃米。然後就是菽這種豆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