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如火如荼的推廣996工作制時,微軟日本卻搞出了“上4休3”制度,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日本人一定是作孽太多,不僅沒996的福報,居然每週只能上4天班。
這次被曝光的該專案名為“工作生活選擇”(Work Life Choice)。
微軟日本公司將在今年8月的一個月時間內,試執行“上4休3”制度,即每週五、六、日休息3天,週五所有辦公室全部關閉。
也就是逼你去休息,去旅遊。
除了週五休息,還會為每名員工提供一筆“特別休假補助”,最高可申請10萬日元(約合6000元人民幣),
用於提升工作能力、家庭生活質量和參加社會公共活動。
微軟日本的Quattroporte平野拓表示,新的工作制需要員工學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在四天內完成原有五天的工作量。
眾所周知,日本是加班的重災區。這次上4休3,是日本外企的一次關於工作制的探索。
他們想要透過一個月的試運營,來給廣大日本公司管理者證實一個邏輯:加班並不意味著高效,更多的休息可能會提升單位效率。
因為有更充足的休息,或者有對休假更強的期待,所以會極大增強員工工作的主動性,提升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
其實,在八月這種非常炎熱的月份,很多美國公司早就開始實行Summer Fridays了。他們的員工可以在週五上半天班,或者週五在家上班。
一來避免員工因為夏日通勤帶來的身心不快,保護員工,就是保護公司的創造力,保護公司的資產。二來也能節省公司夏季的運營成本,空調、水電能省不少錢。
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才是發達國家管理者精打細算的最好選擇。
日本、南韓、中國等東亞區域,普遍流行加班文化。
這背後,既有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有東亞獨特的水稻文化的影響。
因為經濟相對歐美落後,在產業鏈處於下游製造業地位,亞洲國家的公司不得不透過加班來滿足上游需求,追趕發達國家腳步。
亞洲公司管理者更多的將員工當作生產資料,而不是擁有自由屬性的人;更多強調透過權力手段來控制員工的行為,而不是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就像古代的將軍將士兵視為武器,強調犧牲精神一樣。士兵沒得選擇,只能向前衝。
好處是確實有很強的執行力,但問題是,往往這樣的文化創新力會很差。
此外,將人等同於物來管理,就會造成一種誤區:佔有該資料的時間越長,產出就會越大。
但是,人絕對不是機器,尤其進入產業鏈上游後,對創造力的要求遠大於效率。如果還在用管理機器的方式來管理人,就會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陷阱。
即便日本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步伐,還是因為文化習慣的原因,走不出加班的傳統。
因為日本、中國南方從古至今普遍種植水稻,而種植水稻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因此,東亞人普遍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習慣讓日本、中國學生在學習成績方面普遍優於歐美學生(因為學習時間長),但這種習慣也被帶入了職場中,好像不加班,就不是一個好職員。
總之,雖然這只是微軟日本的一次探索,能否成功尚不可知,但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休息,能否讓工作效率更多提升,拭目以待。
當我們在如火如荼的推廣996工作制時,微軟日本卻搞出了“上4休3”制度,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日本人一定是作孽太多,不僅沒996的福報,居然每週只能上4天班。
1. 新聞背景:這次被曝光的該專案名為“工作生活選擇”(Work Life Choice)。
微軟日本公司將在今年8月的一個月時間內,試執行“上4休3”制度,即每週五、六、日休息3天,週五所有辦公室全部關閉。
也就是逼你去休息,去旅遊。
除了週五休息,還會為每名員工提供一筆“特別休假補助”,最高可申請10萬日元(約合6000元人民幣),
用於提升工作能力、家庭生活質量和參加社會公共活動。
微軟日本的Quattroporte平野拓表示,新的工作制需要員工學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在四天內完成原有五天的工作量。
2. 996、上4休3,哪個更有利於公司眾所周知,日本是加班的重災區。這次上4休3,是日本外企的一次關於工作制的探索。
他們想要透過一個月的試運營,來給廣大日本公司管理者證實一個邏輯:加班並不意味著高效,更多的休息可能會提升單位效率。
因為有更充足的休息,或者有對休假更強的期待,所以會極大增強員工工作的主動性,提升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
其實,在八月這種非常炎熱的月份,很多美國公司早就開始實行Summer Fridays了。他們的員工可以在週五上半天班,或者週五在家上班。
一來避免員工因為夏日通勤帶來的身心不快,保護員工,就是保護公司的創造力,保護公司的資產。二來也能節省公司夏季的運營成本,空調、水電能省不少錢。
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才是發達國家管理者精打細算的最好選擇。
3. 為什麼東亞區域流行加班文化日本、南韓、中國等東亞區域,普遍流行加班文化。
這背後,既有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有東亞獨特的水稻文化的影響。
因為經濟相對歐美落後,在產業鏈處於下游製造業地位,亞洲國家的公司不得不透過加班來滿足上游需求,追趕發達國家腳步。
亞洲公司管理者更多的將員工當作生產資料,而不是擁有自由屬性的人;更多強調透過權力手段來控制員工的行為,而不是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就像古代的將軍將士兵視為武器,強調犧牲精神一樣。士兵沒得選擇,只能向前衝。
好處是確實有很強的執行力,但問題是,往往這樣的文化創新力會很差。
此外,將人等同於物來管理,就會造成一種誤區:佔有該資料的時間越長,產出就會越大。
但是,人絕對不是機器,尤其進入產業鏈上游後,對創造力的要求遠大於效率。如果還在用管理機器的方式來管理人,就會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陷阱。
即便日本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步伐,還是因為文化習慣的原因,走不出加班的傳統。
因為日本、中國南方從古至今普遍種植水稻,而種植水稻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因此,東亞人普遍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習慣讓日本、中國學生在學習成績方面普遍優於歐美學生(因為學習時間長),但這種習慣也被帶入了職場中,好像不加班,就不是一個好職員。
總之,雖然這只是微軟日本的一次探索,能否成功尚不可知,但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休息,能否讓工作效率更多提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