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畢業後開始賺錢養活自己,經歷過一段入不敷出的時期後開始有點積蓄,於是就用這些錢去了幾個一直想去的地方,隔一段時間就去看看電影,買幾件之前喜歡但一直買不起的衣服。後來被我媽知道後,批評我剛賺了點錢就花掉,不懂得節儉。我覺得她說得有道理,但我又不想那樣斤斤計較地生活。我很困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節儉這種金錢觀呢?
11
回覆列表
  • 1 # 萃辰天心書院

    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

    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

    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今天《顏氏家訓》說的是我們可以節儉而不能吝嗇。所謂節儉, 就是為行禮義而簡省節約; 所謂吝嗇, 就是對貧窮急需救濟的人不予救助。 現在有人施與則過分奢侈, 節儉則過分吝嗇; 如果能做到施與而不奢侈, 節儉而不吝嗇, 就可以了。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顏之推對家庭經濟管理所提出的原則:施而不奢,儉而不吝。結合《顏氏家訓》中的論斷,這個尺度的基礎就是要做好四點:第一,要勤儉持家;第二,要適度消費;第三,金錢觀要正確,注重回報社會;第四,不做守財奴,處理好錢與人的關係。

    勤儉持家,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和“儉”相輔相成,“勤”是努力工作,為自己的生活換來必要的經濟基礎;“儉”是控制預算,不要虛榮鋪張、超前消費,更不能浪費無度,把錢花在無用的地方。

    顏之推不提倡一味的節儉。在家庭經濟許可的基礎上,該消費的就要消費。儉省過度,在今天看來並非美德,它不僅有礙社會財富的流通,也有損我們自己的生活品質。持家、理財當然以節約不浪費為原則,但不可把錢財看得太重,捏得太死。要做到“儉而不吝”,即在經濟條件許可的範圍之內,該花的就要花,不要僅僅為了省錢而不顧日常生活質量,否則就是“吝嗇”,而不是“節儉”。古人說:“錢者,泉也。”今人把錢叫做“通貨”“動產”,如果錢一味地積蓄而不保持流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社會的經濟也就發展不起來了。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就是不可把錢財看得太重,尤其是在必要的時候幫助朋友、接濟親人、捐贈弱勢人群,都不可捨不得,否則就會因為吝嗇而顯得沒有同情心,也無助於社會的和諧。尤其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更應該慷慨一些,這也是一種對社會的回饋。

    我們永遠只是財富的驛站,因為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決定只留少數的錢財給自己的孩子,而把絕大部分財產用來建立基金會、做社會慈善事業,這種做法值得讚賞。佈施的小事是可以做的,家長的金錢觀正確了,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有了社會責任感,就不會把金錢看得太重。心態端正了,反而會比較容易掙到錢。

    《顏氏家訓》告訴我們,要做金錢的主人,不要做金錢的奴隸。主人和奴隸的區別很明顯,就看誰駕馭誰。

    借而望還,不如不借;施而望報,不如不施。無論是持家、理財或者幫助朋友、接濟親人、捐贈弱勢人群,都應該把握“施而不奢,儉而不吝”的尺度。也就是說,在幫助朋友、接濟親人、捐贈弱勢人群時,要做到“施而不奢”:施捨要慷慨,但不可講虛榮、裝闊,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

    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

    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乳牙掉了,新長出的恆牙不整齊怎麼辦?孩子換牙期間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