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典雅A
-
2 # 沂溪風
紫禁城從明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籌建,到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耗時14年,前後調集了二三十萬農民和一部分衛軍,集中了全國的著名工匠。
紫禁城修建用的木料,是從四川、貴州、雲南、湖南、廣西等地的大山裡採伐的;石料則是從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東等地開採的。
紫禁城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佔地72萬平方米,建造宮殿8000多間,其間交錯分佈著宮、殿、樓、閣、亭、榭、廳、堂、廊、廈、門、廡等,跌宕起伏,有疏有密,且多為土木結構,黃瓦、青白底座,再飾以五光十色的彩畫,體現了建築的佈局美和色彩美。而且,它的設計理念符合《周禮•考工記》左右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造原則。
這個偉大建築藝術的設計者和工匠,卻偏偏難以統計,由於古代不重視科學, 技術再高超的名家,也很少被記入史冊,只留下少數官員的名字。
首先是蒯祥,他是明代著名的建築工匠,據《吳縣誌》記載:“蒯祥,吳縣香山木工也,能主大營繕。永樂十五年(1417年)建北京宮殿。正統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諸閣。天順末作裕陵(朱祁鎮之陵),皆其營度。”他因設計、施工精確,後賜官工部左侍郎。
其次是同樣任過工部侍郎的蔡信,《武進陽湖縣誌》記載:“永樂年間朝廷營建北京,凡天下之絕藝皆徵至京,悉尊信繩墨。”
明史中還提到陳珪、薛祿、柳升、王通等。《明史•陳珪傳》中說,他於永樂八年“營建北京宮殿,經畫有條理,甚見器重。”
還有值得一提的越南人阮安,《明史•宦官傳》說他“有巧思……目量意測,悉中規同,工部受成而已。”他既是建築設計師,又能施工。
最後還要提到一個明清兩代建築世家“樣式雷”,他們負責過故宮、三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設計。
雷氏家族設計時,都先按百分之一或二百分之一的比例,製作模型小樣進獻內廷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制成,叫作“燙樣”。雷氏的“燙樣”實質就是大到宮殿、園林,小到一花一石的微型表現,本身就是絕妙的藝術珍品。因高超而獨特的技藝,雷氏家族被稱為“樣式雷”,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回覆列表
紫禁城是中國歷史上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
明朝皇帝朱棣奪取其侄子朱允文的政權後,1406年隨下令興建北京紫禁城,以南京皇宮為標本,朱棣先後派出眾多人員奔赴全國各地開採各種名貴木材、石材等,然後運到北京。
1409年的時候,朱棣帥兵北伐,與此同時在北京郊區的昌平修建陵園。紫禁城到1420年北京的紫禁城建成,歷時近15年,紫禁城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中心位置,據說這個這個位置是龍脈所在。
今天我們看到的紫禁城是清朝在推翻明朝以後,在明朝紫禁城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結果。
至於紫禁城設計師是誰?這個問題據傳說其設計師是一個蘇州的木匠,名字叫剻祥,他接到聖旨以後首先設計的就是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不過這個我沒有看到史料記載。
不過依據中國古代的發展史,依我個人判斷,當時其木工也罷、石匠也罷、或者設計師也好,在中國當時的封建社會里根本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如果有地位為何在正史中為何又找不到隻字片語呢?
再者紫禁城偌大個史無前例的工程,我想不會是憑剻祥一己之力設計的吧(姑且就按這個傳說)?一個偌大的工程涉及到好多的學科,難道剻祥此人是一個神人?
所以我認為至於紫禁城的設計者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