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來是你2203

    北方之所以甜粽子是因為北方特產紅棗以及各種豆類,而且這些易於儲存,遇到節日,家家戶戶都可以拿出來用,而南方靠海,多製作臘肉,臘腸,幹海鮮等等,遇到節日,大多數都以這些為原料食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就逐漸演變成南鹹北甜之分,但是不管甜鹹,其實都是一種美食。粽子作為咱們中國的傳統特別美食之一,不僅僅在國內流傳,更是傳播到了周邊很多國家,以及眾多華人居住的地方,作為一種中國特色美食流傳。

  • 2 # 地球味兒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蘇州,嚐了嚐蘇州的粽子,頓時驚為上品,原來粽子還可以這麼好吃!

    蘇州的粽子種類比較多,大體有肉粽,白水粽,蜜棗粽,赤豆粽,蛋黃肉粽,香菇肉粽,豌豆粽,花生粽等等,都說什麼粽子的南北鹹甜之爭,彷彿南方只有鹹的粽子,大錯特錯,南方的粽子基本上什麼口味的都有,鹹的,甜的,葷的,素的,各式各樣。

    我特意嚐了一下大肉的粽子,米里麵包上豬肉,有瘦肉,有肥肉,雖然有點鹹口,但是特別香,特別是肥豬肉在高溫下化成了豬油,吃起來別提多香了。那裡的粽子,即便是甜的,也在裡面包上了一點肥豬肉,吃起來很香。自從吃過了南方的粽子,我算是徹底喜歡上了。

    反觀北方的粽子,特別單調,不是紅棗的就是豆沙的,還要加上白糖,甜上加甜,這樣的粽子,吃上一個就徹底膩了。

    後來我想了想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大概還是飲食差異造成的。粽子的原料是大米,在過去北方以麵食為主,不吃米飯,所以北方在麵食上會花心思來研究,各種各樣的饅頭,麵條,包子,水餃,煎餅,燒餅,炊餅,油餅,餛飩等等。而粽子只是作為一項零食,是端午節才會吃的東西,自然就沒有那麼上心了,草草地塞上幾顆甜棗了事。

    哎,今天是端午節,為了答這題搜了一堆南方粽子的圖片,我又流了一地哈喇子。

  • 3 # 村姑劉薇

    必定有一定的歷史原因,有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在古代糖是北方比較珍貴的食物,只有貴族才能經常吃。北方你的糖主要來源於甜菜,產糖量遠小於南方的甘蔗,所以在古代北方糖價要遠遠高於南方,普通老百姓一年難得吃上幾回,而端午節又是北方比較隆重的節日,當然要用最好的東西來做祭品了,所以甜粽就降重登場了!而糖實在是太貴了,老百姓又太窮了,只能放一點點糖,所以粽子只能做得甜不溜湫的!哈哈,這一句是開玩笑的啦!更合理的原因應是北方人習慣鹹味,太甜反而會不習慣,這種淡淡的甜味對北方方人來說正是恰到好處,所以大家也都感覺這樣的粽子最好吃。

    至於南方由於是產糖區,糖價就要遠遠低於北方,在這裡反而沒有肉顯得珍貴,重大的節日南方人會選擇更多的肉製品作為祭品,南方多肉粽也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這個珍貴定理,潮汕粽子最能得到體現!潮汕的粽子因其形為秀球狀,所以潮汕人稱為“粽球”,潮汕粽球以鹹甜雙拼最為出名,一半是鹹肉粽,裡面有五花肉、香菇、鳥蛋、蓮子、板栗、蝦米等配料,一半是甜豆沙,既能滿足鹹的香,也能滿足甜的蜜,味道層次豐富,鹹甜搭配多吃也不膩,非常之好吃,這也是我非常喜歡吃粽子的原因,見潮汕粽和哈爾濱粽到這麼大的反差,你就能理解我第一次吃甜粽的感覺。介紹完潮汕的粽子,再來說珍貴定理在潮汕粽子裡面的體現,粽子是端午節的特定祭品,家家戶戶都會做,不同的是裡面的配料,有錢人家會包乾貝、大蝦米、花菇、五花肉、鳥蛋、蓮子、豆沙甚至鮑魚等珍貴的配料;一般人家主要豬肉、蝦米、香菇、鳥蛋、板栗、豆沙等比較珍貴的配料;窮一點的人家則一般包點蝦米、豬肉和雞蛋什麼的,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這些都是相對於相對於平時來說比較珍貴的食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陽臺養什麼花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