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ewSound
-
2 # 孤獨D時代
這個不好說。
功放有同軸或光纖輸入,說明功放有數字解碼器,那麼功放的解碼器的優劣就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功放的解碼器並不比音源的解碼器或獨立解碼器更高階,就沒必要用同軸或光纖輸入,反之就可以用。
到底如何,要看指標和實際試聽。
-
3 # 天逸音響
AV功放介面眾多,哪種接口才是首選?
既然功放有5.1輸出,那麼至少是次時高畫質代功放。次時代功放一般會包括以下輸入介面:HDMI、光纖、同軸、5.1CH IN以及模擬輸入。
以天逸AD-9313EHD 5.1影K功放為例,介面多多功能多多,使用時該怎麼分清孰輕孰重?今天給大家一個分析和建議。
一、首選HDMI輸入
HDMI傳輸能實現音、影片同步傳輸,且只需要一根HDMI線(注意必須是HDMI 1.4以上的線材)就可以。其優勢非常明顯,包括以下這幾點:
1.無損訊號傳輸 極致高畫質視聽享受
2.真正的長距離超高畫質傳輸 HIFI/投影儀隨心佈置
3.超高頻寬影片傳輸 打造最佳遊戲體驗
4.質量好: 數字介面沒有模數轉換的損失,能提供最佳影片質量。在高解析度,如1080p甚至4K時特別明顯。
5.易用:一根線整合影片訊號和多聲道音訊訊號, 比起過去要接多根線的情況實用了很多。
6.智慧化:HDMI支援影片源和播放裝置間雙向通訊,實現了新功能,例如自動配置和一鍵播放。透過使用HDMI,裝置為連線的顯示裝置自動傳輸最高效的格式(例如電視最高支援4k30P,HDMI會把資訊回傳,盒子裡就自動把解析度設定成4k30P),使用者就不用自己去嘗試設定解析度了。
二、光纖同軸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
實際上,HDMI、光纖、同軸傳輸的都是數字訊號,而HDMI能實現多聲道音影片同步傳輸,但光纖同軸則只能傳音訊不能傳影片,且最高只能傳輸5.1的訊號,7.1在光纖同軸中是傳輸不了的,這對於部分使用者而言是一個大bug。
那麼光纖同軸的區別在哪裡?光纖和同軸都是SPDIF數字音訊介面,光纖的優勢在於長距離傳輸,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增加損耗;同軸傳輸的時基誤差更小,但遠距離傳輸損耗較大。因此,需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個人建議:長距離時用光纖,短距離用同軸。
三、什麼情況下用5.1傳輸?
5.1傳輸相對其他傳輸方式而言較弱。上文提到HDMI、光纖、同軸傳輸的都是數字訊號,而5.1傳輸則是模擬訊號。兩者有何區別?數字訊號實際上是0和1的程式碼,傳輸過程是不會丟失任何訊號資料的,到了功放端再進行解碼,那聲音的保真度自然就高多了!而模擬訊號則是經過解碼後的PCM訊號,在傳輸的過程中很考驗線材的質量以及環境干擾。
假如,你有很高階的前級解碼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解碼器進行解碼,再用5.1傳輸到後級功放,當然,選擇材質好的線材,效果會扛扛的!但如果不是介面不夠、也沒有高階的前級,就不推薦用5.1傳輸了。
回覆列表
如果功放有光纖或者同軸的輸入,還是採用同軸光纖輸入的好,聲音更加純淨,聲道的分離度更好,兩者相比,同軸效果相對更好些,還得看線材的材質,還有帶走數字輸出裝置的輸出品質。要求不是特別高,最好買個純數字輸出的音效卡,也或者帶走有數字輸出的音效卡也行。主機板上面的數字輸出品質不太高,線材普通線材就可以。這類產品追求極致沒止境。夠自己用,自己聽著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