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微觀點
-
2 # 文瑾說
清代俸祿制度承襲明代,而明代又是出了名的底薪,顧炎武評價明代底薪制度說:“自古百官俸祿之薄,未有如此者。”所以有明朝這個榜樣在,清代薪資也高不到哪裡去。
順治元年,順治皇帝首次與官員商議俸祿之事,最後得出結果“仍照故明例”,不過同時還商定了漢官的“柴薪銀”,一二品漢官柴薪銀一百四十四兩,這是僅針對漢官的一項特殊待遇。根據明代政策,正一品一年俸銀215.51兩,從一品俸銀183.84兩。
到了順治十年,又開始商議俸祿標準。規定“旗員每俸銀一兩,給米一斛,漢官不拘品級,歲支米十二石”。順治十三年,又更改為“無論滿漢,一例照品支給”,這樣一來,一品官員可以拿俸銀180兩,俸米180斛。粗略估算一下,按照當時全國平均米價2.3兩/石來算,180兩大概可以換78.3石米,加一起就是258.3石。一石摺合100斤,每斤大米價格按5.5元算。順治十三年,一品官員俸祿摺合人民幣大概14.2萬元。
到了雍正時期,開始設定養廉銀製度,等於是給官員額外的薪資補貼。因為養廉銀的發放與地區、職務、工作能力等因素相關,如直隸總督15000兩,陝甘總督20000兩,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以乾隆年間直隸總督為例,當時全國平均米價大概在1.8兩/石,每年養廉銀折算8333石,再換算下來,摺合人民幣四百多萬。那點可憐的薪資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不要驚訝養廉銀為何這麼高,一品官員養廉銀是正俸的80到100多倍都是很正常的。所以雍正朝之後一品官員的收入還是很樂觀的。
至於有人說到的冰敬、炭敬、年敬等,這屬於灰色收入,說白了就是下級官員賄賂的錢,因此個人覺得不能算入正常收入。
-
3 # 青田視野
在中國古代當時很多文人才子都會希望通過寒窗苦讀來得到一官半職。很多人為了一個官職爭得頭破血流,這不禁讓人疑問,難道當時當官真的有那麼好嗎?事實上,當一個清官和好官是很難的,在當時很多清官可能養不起一個家,甚至有些家裡還是一貧如洗。如此景象有一個問題就來了,這些清官的俸祿真的有這麼低嗎?如果在我們現代來說,他們的工資是多少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官職有品級,品級高,俸祿相應也高,但事實上就算最高階的一品官員的俸祿其實也是很低的。比如在清朝時期,俸祿分為俸銀和祿米,當時的一品大員的俸祿大約是180兩白銀和180斛祿米。按照計算,清朝的一兩大致是現在的三四百塊錢,因此就算是一品官員一年的俸祿也才不超過8萬元。按照這個標準,清朝的薪資制度確實有點低了,難怪清朝是整個古代官員工資水平最低的朝代了。
但是雖然官員們工資很低,但是他們很多人都會用自己的權利去謀取利益,所以在當時官員們官官相護、富得流油是常態,只有清官才會一貧如洗。
-
4 # 數字供應鏈與金融創新
清朝一品官員每年收入銀兩180兩(加上養廉銀,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290萬元,見下圖),大米180斛,還可以分到20間住房,相當於一個迷你的王府。
官員退休後,還能每年都領到自己退休之前的俸祿待遇。
除此之外就是俸祿十幾倍的養廉金。在物價低廉的清朝,可以養活一大宗族的人了。
-
5 # 茶客私房派
清朝官員體制分為九檔,十八級。一品包含正一品和從一品,雖然品級有從、正之分,但是俸祿按照乾隆時期的律法卻是一樣的。中央正一品文職官員的職位有: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等;地方正一品文職官員職位有:加封大學士的地方總督或大臣;中央正一品武將官職:領侍衛內大臣、衛事大臣;地方正一品武將官職:伊利將軍、綏遠將軍。
從一品官職不詳述,大概有各部院尚書、左右都御史、各省總督、內侍衛大臣、駐地方將軍等等。
這些一品的官員構成了清王朝統治的核心圈,同樣也佔據著分配資源的核心位置。這個階層的俸銀按律為年俸180兩,俸祿米180斛,還有政府的獎金養廉銀、政府默許的冰敬、火敬,這些收入加起來超過萬兩白銀,按現在算大概在一年230-250之間。
-
6 # 孤城影隨
在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的官員等級都是十分森嚴的,不同等級穿不同的衣服,住宅也有不同的規模限制,在先秦時期,甚至連舞女的規格也要限制,一旦用了比自己等級高的官員的權利,就是對皇上的不敬,輕則被貶官,嚴重的話可能連姓名都要丟掉。官員的等級區別還體現在俸祿上面,從九品到一品,相差非常大。
一品官員的年收入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290萬元,這個數目已經遠超我們的想象了。在今天,年收入290萬也算是富豪行列,在物價低廉的清朝,可以養活一大宗族的人了。在住房方面,清朝的一品官員可以分到20間住房,相當於一個迷你的王府。
-
7 # 歷史趣聞008
一品官階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
但是這只是基本工資年俸,他們還有養廉銀子,冬天有碳敬夏天有冰敬。
當時1品大員每年養廉銀子16000兩很大一筆收入
如果是地方大員還有火耗銀子,這個數目具體不好估算,保守說可以把火耗加到2層自己留用,參考電視劇裡面雍正王朝的田文靜火耗5000兩被烏先生要走了,所以這個不好估算,
如果是在京官員冰敬和碳敬每敬是1000兩。
如果換算成現在人民幣的話,先換算當時1兩銀子購買能力然後就可以參考現在多少錢了,如果以大米為參考,清朝的一兩銀子大概可以買150斤大米,那就是現代150斤大米,按照市價3元一斤換算,約等於當代450元的樣子。
回覆列表
清朝官職一共分幾品,每品叫什麼官職,什麼官服,什麼頂戴,可以坐幾個抬轎子,工資又是多少,這點工資又夠花多久呢,一次和大家說個明白!
清朝的官職一共分幾品?清朝官職一共分九品。
清朝官職一品到九品分別是什麼官職?一品:
文職:太師、太傅、太保、光祿大夫、殿閣大學士、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總督(加尚書銜)。
武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將軍、都統、提督。
二品:
文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各省總督、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副都統、總兵、
散秩大臣,副將。
三品:
文官:督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光祿寺卿、太僕寺卿,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城守尉、參將、指揮使、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司宣慰使、指揮同知。
四品:
文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統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防守使、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管帶、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二等護衛,宣撫使司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五品:
文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六科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欽天監監正,同知、土同知、直隸知州、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三等護衛,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六品:
文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七品:
文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鴻臚寺滿洲鳴贊,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七品典儀、盛京遊牧副尉。
八品:
文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外委千總、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九品:
文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官:各營蘭翎長,外委把總。
二品: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
三品: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孔雀。武官補服豹。
四品: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雪雀。武官補服虎。
五品: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白鷳。武官補服熊。
六品: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鷺鷥。武官補服彪。
七品: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鸂鶒,武官補服犀牛。
八品: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犀牛。
九品: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海馬未入流——鏤花金頂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黃鸝補服。
清朝官職一品到九品分別是什麼頂戴?一品:紅寶石頂戴(亮紅)。
二品: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亮藍)。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暗藍)。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透明)。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白)。
七品:素金頂戴(金)。
八品:起花金頂戴(金)。
九品:鏤花金頂戴(金)。
清朝官職一品到九品分別可以做幾個抬的轎子?一品:準乘八人抬綠大轎。
二品:準乘八人抬綠大轎。
三品:準乘八人抬綠大轎。
四品:準乘四人抬藍轎。
五品:準乘四人抬藍轎。
六品:準乘四人抬藍轎。
七品:四人抬的小轎。
八品:兩人抬的小轎。
九品:兩人抬的小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