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畊志

    "不明《易》者,不得為相,不通《易》者,經商不利"。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易》者,變也,變易也,變通的意思,《易》又為周易,周即周而復始,即是一個圓運動,圓滑、圓滿。宰相肚裡能撐船,不懂得變通圓滑的人是不可以成為宰相的。不懂得變通左右逢源的人對經商是不利的。

  • 2 # 紜希13

    古人說:

    “不明易者不為將相,

    不通易者經商不利”

    易經為群經之首,

    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

    留傳了幾千年,

    我們現在的人學習易經,

    學會讀卦、看卦,預測未來

    探索自然社會的發展和規律,

    是對易經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乾卦純陽卦,

    易經當中代表的是君子,

    陽卦為主動的意思,

    主動就有機會,

    天道時時刻刻在執行,

    沒有停止,

    君子應該像天道執行的規律一樣

    自強不息努力奮進。​

    說的是蓄意待發,

    才能成就大事業!

  • 3 # 半壺老酒不醉

    個人觀點:這個說法的核心,是指身居高位著應該具備“統籌兼顧,全盤考慮”的大局觀和戰略觀。而在古代,《易經》恰恰是能夠培養這種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這個就涉及到了《易經》的三原則、三法則以及其內在思維模式。

    PS:這裡所說的《易》一般是指《周易》,還有另外兩種是《連山易》和《歸藏易》

    《易經》三原則:變易、簡易和不易

    變易:在時空當中,每一事、每一物、每一情況、每一思想,都在時刻變化的;

    簡易: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對那些我們不理解的“事”,是因為我們智慧不夠、經驗不足。當我們足夠了解了,它就變成為“平凡且簡單”;

    不易:萬事萬物雖然時刻在變化,但是它有一個內在的規律是不變的,那就是“道”。

    《易經》的三法則:理、象、數

    根據《易經》的觀點,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具體的表現就是“理、象、數”。南師有一個例子舉的特別好,“譬如錄音帶,是錄音用的,它能錄音,其中有很多理;錄音帶的樣子、大小以及它還會放出聲音,就是它的象;這卷錄音帶,若干分鐘可以錄完,有若干長,若干寬,這就是它的數。”

    為什麼要學《易經》

    《易經》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點,都包含著理、象、數的變化。我們人在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與這個世界產生關係,始終處於一個不停地變化之中。只要發生了變,就意味著理、象、數的變。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種“變”是如何發生的,那真的就萬事通達了。

    《易經》的思維模式

    《易經》的思維模式,是“八面玲瓏”的,是一種“全域性”的方式。。

    因為《易經》的觀點,是萬事萬物都在“變”,卦也在“變”,而“卦”的變化就是“錯、綜、復、雜”。

    比如我們卜“卦”,每一卦都有它的卦辭、彖辭、象辭和爻辭;涉及到“動爻”的,就會變成另一個卦,事情就會發生變化。

    由於立場的不同和內部的變化,看待問題的角度又會不同,“卦”又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以“天風姤”為例,如果把這個卦平放,從我的角度來看是“天風姤”,但對面的人看起來就變成了“澤天夬”(綜卦);如果“姤”的爻“陰陽互變”,就變成了“地雷復”(對錯卦)。而“姤”卦的復卦的綜卦就又變成了“山地剝”。還有它的“互卦”等等,在此就不多說了。

    綜上,《易經》的思維模式就是遇到一件事,處理起來就需要考慮到“四面八方”,要以細密的思考和冷靜客觀的分析,才能把事情看清楚,才能處理得當。這也就是“不明《易》者,不得為相,不通《易》者,經商不利”的道理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辣椒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