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馬原

    沙俄實際並不是像中國那樣落後,它建立了基本的近現代工業,末期顯得落後主要是一戰和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摧毀它本就不強的工農業生產能力,導致經濟基本上崩潰了,所以我們看到給布林什維克的領導人做個手術還得找德國醫生,可以說蘇聯建立初年都還沒有恢復到沙俄一戰前的經濟水平。後來蘇聯趁西方經濟危機期間大肆引進西方過剩的技術、裝置、人才、資金,迅速實現工業化和電氣化,使俄國從列強之末迅速變成歐洲第一,兩下反差,給了我們如上的印象。試想想,蘇聯崛起的底子是什麼,還是俄國原來就有的消化技術和壯大工業的基礎,人力資源上雖然整體落後,但體量在那擺著,還是有一批受過教育的知識階層和受過訓練的產業工人在的。

  • 2 # 飛一般的感覺好不好

    沙俄和英國德國比肯定是落後的,但是也有工業有科技,比其他國家都是強的。蘇聯自己也沒有能力讓他變樣,是全面從美國歐洲引進工業裝置技術,才完成工業化。斯大林時代那些著名的工廠企業都是美國歐洲建立的。

  • 3 # 聯合防務

    首先得說,沙俄時期俄羅斯帝國的落後也是相對而言的,在列強中排名靠後,但仍然擁有一定的近代科學、工業實力和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蘇聯建立之後,的確在短時間內讓這個半工業、半農業的國家迅速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其工業化程序的速度和幅度,大概也僅次於30年後的中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就,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

    在內,蘇聯在推翻了沙俄統治之後,廢黜了以沙皇為首的大大小小的貴族,並沒收了他們的大部分資產,這就為工業化建設提供了初步的資金。同時,在經濟和貨幣政策上,蘇聯採取了內外完全脫鉤的方式,確保國內經濟產生的收益能夠最大化的得到利用;同時,利用國家信用作為擔保,在對外貿易中運用各種經濟手段,保證了蘇維埃國家的利益。

    其次,通過廢除農奴制並採取人民公社制度,蘇聯大幅提高了農業勞動效率,同時解除了廣大人口被土地束縛的狀況,從而獲得了大量勞動人口。在沙俄時期的工人與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這些勞動人口能很快轉換成工業人口,為工業化提供了足夠的人口保證。

    在發展方向的選擇上,蘇聯知道自己的國力還不足,同時又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積累,便在發展方向上有所取捨、有所側重。整個1920年代,蘇聯工業化的重點基本上都放在了能源、冶金、機械等製造型重工業方面,並取得了較大成就。但與之相對的,在其他很多工業門類方面,其實蘇聯相當薄弱,並直接表現在二戰程序中。例如,蘇聯的汽車工業就並不能算很理想,戰爭期間對美國卡車的依賴程度較高;無線電產業同樣發展不算快,二戰前期,蘇聯甚至無法保證每一輛坦克或者每一架戰鬥機上都能裝上電臺,這與其他資本主義列強形成了強烈對比。

    在外因上,蘇聯工業化的時候恰逢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眾多技術工人失業、工廠破產。而社會主義體制下的蘇聯則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小,於是就趁這個機會可是狠狠撈了一筆,從這些陷入危機的國家引進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工業裝置甚至先進技術。例如,蘇聯最初的卡車工業就是在經濟危機期間,從美國引進的福特汽車生產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同時,一戰之後的德國受到協約國的嚴厲制裁,為了在重壓之下有所發展,德國選擇了與同樣受到歧視的蘇聯進行合作。包括坦克、飛機、軍艦等方面的技術合作也為蘇聯提供了不少幫助。

    綜合來說,蘇聯在成立之後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善於集中資源、找準方向辦大事的優勢,同時又藉助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天賜良機,有所取捨,才能在二戰之前的短短20年時間裡,成為在世界上數得著的工業化大國。

  • 4 # 默默知情

    與清朝時期積貧積弱的中國不同,俄羅斯帝國的國力本來就很強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由於19世紀後期的改革並不徹底,導致經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不及其它歐洲幾大國。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宣告,蘇共政權正式上臺。

    與中國經歷了千瘡百孔的戰爭不同,沙俄本土上沒有進行過什麼戰爭,沙俄貴族受歐洲工業革命影響,為了維護自身統治,客觀上引進科學技術,發展本國經濟,在當時世界上有著比較先進的經濟水平。在鼎盛時期,沙俄一共侵略了中國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蘇共上臺後,集中精力,在沙俄經濟較好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了重工業,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每天應該如何運動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