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矛盾體160202925
-
2 # 史說新傳
中法戰爭發生在1883-1885年間,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雖然清軍在此戰爭中取得了一些勝利(也是近代清朝對外戰爭中唯一取得過的勝利),但是最終仍以清朝妥協議為結局。
歷史上皆稱這場中法戰爭,中國是不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清朝政府議和妥協是賣國投降等。但後來也有史學界研究認為,當時由於法國戰線拉得太長,兵力不足以及受其他西方列強間關係的制約,對清廷當時採取了有限戰爭策略,對清政府主要以誘降脅迫,敲定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承認法對越南的保護權為主。因此,當時法國基於當時形勢,打一場全面戰爭是不可能的,其目標和戰略是有選擇和有限制的。
1884年,法軍佔領越南山西、北寧等地,清軍退守中越邊境一帶,這其實是清軍在陸地戰場失敗的轉折。後來,法國政府為了快速實現其戰略目標,就在中國東南沿海開闢海路戰場,直接打擊中國的本土目標,這就觸及了清政府的要害軟肋。到了8月23日,法軍在偷襲消滅了福建水師,掃清了臺海制海權,解除了侵略臺灣的後顧之憂,10月又攻佔基隆,奠定了法國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基礎。
在中法戰爭即將結束之際,清軍在陸路取得了鎮南關-瓊山大捷,然而這已經是戰爭尾聲,而並不是戰爭轉折的契機。此時,清法已經達成協議,陸路戰場的勝負難以影響全域性。再者臺灣戰場的變化關係全域性,讓清政府急於挽回危局,避免割地賠款重蹈覆轍。
因此說,中法戰爭在軍事關鍵上取決於中國本土的海路戰場,雖然清兵在陸路取的一些勝利,但法軍在影響全域性的臺灣戰場,達到了預定戰略目的,而清軍卻無力扭轉這一戰局。在內部政治鬥爭激烈,軍事實力落後,國家財政危機的重重內部矛盾面前,再遭遇外部侵略等多重被動局面,乘勝即收,妥協議和成為必然選擇了。
-
3 # 渝寶讀歷史
答案好長,我簡單點說,一個腐朽的封建滿清政權無力支撐華夏基業,對外割地求和,對內殘酷鎮壓,當國內統治受到外界脅迫和內部抗爭時,滿清政府選擇保留統治地位進而對外妥協。
回覆列表
清朝和法國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清朝對抗外來侵略唯一的一次勝利。這次戰爭迫使法國內閣倒臺,打破了法國企圖以越南為跳板侵略中國的險惡用心,但就是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卻在清政府的有些人手裡“流產”了,留下來一句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賠償大量的金銀財物,喪權辱國。但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清政府在這場戰爭中趁勝議和,其實有很多原因:
1.鎮南關大捷前後軍事情況
歷史上我們都知道清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法軍打敗,但是這只是小小的一次勝利,法軍失敗後就決定反攻,而且議會還通過了增加軍費的議案。這只是一次小小的勝利,從整個大局來看,清軍仍然是敗多勝少,根本不具備打敗法軍的條件。
2.清政府財力不支
清政府那時候其實空虛無比,除了要賠償各國賠款,還要鎮壓各地的起義,還有皇族的開支等等,這都需要錢,而且軍費開支巨大,那時候軍費緊張到無錢可開的地步。即使那時候清軍有意與法國決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
3.國際環境比較險惡
中法戰爭,其他列強是不可能看到清朝戰勝的,各個列強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既不願意法國戰敗,也不願意清朝戰勝,兩敗俱傷才是最好的,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最好的。
清朝在這場戰役中乘勝議和,是從大局出發,不得已採取的政策,雖然損失了一些利益,但這場戰役是清政府唯一一次沒有割地而結束的戰爭。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場戰爭是清政府委曲求全導致的失敗,這樣有失公允。